电脑桌面
添加小米粒文库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山西省高考历史一轮复习 第十九单元 中外历史人物评说课时作业(含解析)-人教版高三全册历史试题

山西省高考历史一轮复习 第十九单元 中外历史人物评说课时作业(含解析)-人教版高三全册历史试题_第1页
1/6
山西省高考历史一轮复习 第十九单元 中外历史人物评说课时作业(含解析)-人教版高三全册历史试题_第2页
2/6
山西省高考历史一轮复习 第十九单元 中外历史人物评说课时作业(含解析)-人教版高三全册历史试题_第3页
3/6
第十九单元 中外历史人物评说非选择题1.(2019 河北张家口高三调研)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 欧阳修,北宋著名政治家、文学家。他为人处世,刚正不阿。为了国计民生,敢于直言极谏,不怕贬官,不避刑戮。骂高若讷,驳吕夷简,其意气之盛,至今令人神往。及遭陷害,力请辩诬,襟怀坦然,难进易退。也正是由于具有这样正派的作风,才具有朴实的学风。他做学问,力求真实,不立异论。为学如此,为文也是这样。他主张文章要“中于时病而不为空言”,反对“好为新奇以自异。”他既不赞成唐代元结和樊宗师的“以怪而取名”,也曾力矫当时“以诡异相高”的所谓“太学体”。欧阳修自己的文章写得平易自然,影响了宋朝一代的文风。古人所谓“其身正,下令而行”,欧阳修自己的文风正是起了这样的作用。——摘编自白寿彝主编《中国通史》(1)根据材料,概括欧阳修的个人特色。(8 分)(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欧阳修的贡献。(7 分)答案 (1)刚正不阿,直言极谏;作风正派;注重实学,文风朴实;文以载道。(2)崇尚气节与正义,凸显文人的社会责任感;引领宋代学术实学实用,为儒学创新奠定基础;于文学、史学皆有成就,推动北宋文化发展;关注政治得失与民生疾苦,推动北宋中期社会改革。2.(2019 河南安阳模拟)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 徐光启(1562—1633 年),南直隶松江府上海县人。在其多方面的贡献中,有关农学成就最大。这方面的研究成果,均汇集在其集几十年心血结晶的农学著作《农政全书》中。《农政全书》共 60 卷,分 12 部分,凡农业及与农业有关的政策、制度、措施、工具、作物特性和技术知识等,应有尽有。它总结了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的生产生活实践,其中也不乏作者自己亲身实验的成果。尤为突出的是,《农政全书》中还融合了部分外来的农业知识,如《水利部》编进了徐光启和意大利传教士熊三拔合译的《泰西水法》,专门介绍 17 世纪初西方水力学原理和新式提水工具。该书还反映了徐光启重视实践及人定胜天的思想。他批判了以往保守的“风土论”,认为只要钻研耕作技术,通过不断的实践摸索,就能打破风土界限,北方可以种水稻,薄地可种棉花。——摘编自房列曙、木华主编《中国文化史纲》(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徐光启《农政全书》的特点。(7 分)(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徐光启《农政全书》成书的背景。(8 分)答案 (1)特点:长期心血的结晶;传统农业技术的集大成者;中西融合;注重实践。(2)背景:农业的发展;大量农业文献的保存;西方农学的传入;经世致用思...

1、当您付费下载文档后,您只拥有了使用权限,并不意味着购买了版权,文档只能用于自身使用,不得用于其他商业用途(如 [转卖]进行直接盈利或[编辑后售卖]进行间接盈利)。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
3、如文档内容存在违规,或者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等,请点击“违规举报”。

碎片内容

山西省高考历史一轮复习 第十九单元 中外历史人物评说课时作业(含解析)-人教版高三全册历史试题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确认删除?
VIP
微信客服
  • 扫码咨询
会员Q群
  • 会员专属群点击这里加入QQ群
客服邮箱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