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元综合检测一、选择题1.(2019 皖南八校联考)1960 年,“包产到户”的农业经营模式在我国许多地方自发流行起来。“包产到户”经营方式是在坚持土地集体所有的前提下,实行“责任到户”(即土地以户为单位家庭经营),“定产到亩”(即农户按照经营土地的亩数向集体上交定额的粮食),“超产归己”(即农户生产粮食中超出上交定额的部分归农户家庭所有)。1966 年召开的中共八届十一中全会严厉批判了“包产到户”经营模式,会后这种经营模式即被禁止。上述材料反映了 20 世纪 60 年代初( )A.“包产到户”背离人民公社土地国有原则B.“包产到户”背离调整国民经济的方针C.人民公社“左”倾错误仍在发展D.经济体制改革的尝试遭到扼杀答案 C 据材料中“在坚持土地集体所有的前提下”可知,“包产到户”并未背离人民公社土地国有的原则,故 A 项错误;20 世纪 60 年代初,调整国民经济的方针是“调整、巩固、充实、提高”,“包产到户”并未背离这一方针,故 B 项错误;“这种经营模式即被禁止”,说明当时仍然强调“一大二公”,即人民公社“左”倾错误仍在发展,故 C 项正确;此时我国未进行经济体制改革,故 D 项错误。2.(2019 河南许昌质检)“在人民公社期间,中国农村共建起了七八万座大小水库以及相应的灌溉渠网络,当我们翻开新旧中国的两本分省地图一对照,就会发现,新中国的地图上,造福于农民的人工湖泊星罗棋布,与旧时代有天壤之别。我国的农业灌溉面积在 1980 年以前每年以 1700 万亩(3.5%)的速度增加,到 1980 年达到 7.33 亿亩。”材料反映出( )A.人民公社期间中国的农业有一定程度的发展B.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极大地提高社会生产力C.“大跃进”运动客观上促进农村水利工程快速发展D.人民公社期间国家经济更注重对农村的投入答案 A 由题干中在“在人民公社期间,中国农村共建起了七八万座大小水库以及相应的灌溉渠网络”“我国的农业灌溉面积在 1980 年以前每年以 1700 万亩(3.5%)的速度增加,到1980 年达到 7.33 亿亩”等信息可知人民公社期间中国的农业有一定程度的发展,故 A 项正确;题干中没有涉及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大跃进”运动,故 B、C 两项错误;D 项表述不符合史实,且材料并未体现,故 D 项错误。3.(2019 湖北荆门一模)1959 年 12 月,毛泽东和工作人员一起过 66 岁生日,生日宴会实行“三不主义”:不吃肉,不吃蛋,吃粮不超定量。席间他说:“现在全国遭灾,有些地方死人呀”“人民公社、大办食堂到底好不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