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我乡加强村级基层组织建设的探讨 建设现代农业和社会主义新农村,繁荣农村经济和稳定农村发展,增加农民收入和提高农民素质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大任务。在当前农村社会逐步稳定而农民自身综合素质不高,农民组织化程度较低而市场经济迅猛发展的背景下,村级基层组织还由于种种原因不能抓好组织实施工作,不能把广大农民群众的积极性有组织、有部署地运用到提高农业效益、提升农民素质、增加农民收入的建设中来,发挥农村基层工作的核心和中坚作用。如何加强当前农村村级组织建设,有效提高其组织能力,解决上述问题,本人谨在深入开展学习科学发展观活动之机,深入各村各组、进村入户进行调研,并认真分析研究,得到几点浅显的认识,愿能为有效加强当前村级基层组织建设,卓有成交地提高其组织力、执行力和服务业。 村级干部是我国现行体制中最基层的一级干部,是享受待遇相对较低的干部,是体现政策政治的直接参与者,是与人民群众贴的最近的管理服务群体之一。村级干部起着承上启下、联系沟通、了解民情、宣传政策、调解矛盾等重大作用,是政府开展工作的支点,是群众依靠的基点,是干群分界的叉点。村级干部素质的高低,工作开展的好坏,领导作风的优劣,直接影响农村社会的稳定,影响干群关系的融洽,影响政府公信的形象,影响经济建设的发展。 一、我乡村级基层组织的现状 xx 年全县实行撒小村合大村后,我乡现有行政村 8 个,乡下派中层党员干部 8 名任支书,改变了原来农村村级组织的结构。现有村支部 8 个,党员 446 人,村组干部 84 人,其中高中以上文化 8 人,初中文化 69 人,初中以下文化 7 人。 本人在**乡做了初步调查,调查结果不尽人意,在现有的村干部中,统计数据显示低效率型、低水平型干部较多,很显然与现行上级单位提倡的类型少,具体表现在:一是村级干部年龄偏高。**乡有村级干部 84 人,60 岁以上的 6 人,占总数7.14%;50-60 岁的 33 人,占总数 39.28%;35-50 岁的 12 人,占总数 14.28%;35 岁以下 3 人,占 3.57%。从统计数据看,村干部明显呈中高龄化,年轻村干部很少。二是村级干部文化程度偏低。高中以上文化程度 8 人,占 9.5%;初中文化程度69 人,占 82.2%;小学文化程度 7 人,占 8.3%。从统计数据看,村干部文化程度偏低,以初中程度为主。三是村级干部性别比失衡。**乡 84 名村干部中,没有 1 名妇女干部,男女性别比为 100:0。四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