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前儿童开展心理学》教案 2 首页授课顺序专业与班级12 级学前班2授课日期讲授课题1.2 学前儿童心理讨论的理论和方法 注:1、授课顺序:指《授课计划》中顺序次数2、讲授课题:章/节题目,或实践教学课题等名称【教学主要容】1、学前儿童开展心理讨论的理论流派2、学前儿童开展心理讨论的方法【教学目的与要求】1、掌握:学前儿童开展心理讨论的理论流派2、熟悉:学前儿童开展心理讨论的方法【教学重点与难点】1、学前儿童开展心理讨论的理论流派2、学前儿童开展心理讨论的方法【教学准备】 教案、黑板、粉笔等【教学后记】《学前儿童开展心理学》第 2 次课讲稿【复习旧课】一、心理现象包括心理过程和个性心理;心理的实质是脑的机能,是对客观现实的反映,具有主观能动性。二、学前儿童心理学的容:学前儿童心理开展的影响因素,年龄特征,学前儿童心理开展的发生和开展规律,不同儿童的个别差异。三、学习这门学科的意义:1、为辩证唯物主义的根本原理提供科学依据 2、为一切从事儿童心理开展讨论的工作者提供理论支撑【引入新课与讲授新课】一、学前儿童心理讨论的理论流派:〔一〕成熟学说格塞尔〔Gesell, A. , 1880-1961〕是成熟理论的代表人物。他讨论的兴趣集中于生理成熟、成长和心理开展的同步关系。格塞尔本人很少费心去注意其他人的观点,而是醉心于自己的讨论。他的著作大局部是介绍自己的讨论材料。其中最著名的讨论是对同卵双胞胎的对比性讨论。他曾将一对同卵双胞胎的孩子作为被试,在不同的成熟期训练他们走路、攀登、滑旱冰等动作。讨论结果说明,在儿童没有到达明显的成熟准备之前,经历的训练是收效甚微的。即使在最初的训练中取得了一点成绩,也同样没有多大价值。到了一定的成熟准备期,从未承受过这种行动训练的孩子,只要略加训练就可以迎头赶上。格塞尔还认为,儿童的兴趣和活动是在逐渐扩大的,起初只是身体的自我活动,以后涉与社会环境。双生子实验〔P10〕美国心理学家格塞尔〔A·Gesell〕的双生子爬梯实验在这个实验中,其中一个双生子从 48 周起每天作 10 分钟爬梯训练,连续 6 周。到第 52 周,他能熟练地爬上 5 级楼梯。在此期间,另一个双生子不做爬梯训练,而是从 53 周才开场进展爬梯训练。两周以后,第二个双生子不用旁人帮助,就可以爬到楼梯顶端。这个实验说明了生理成熟在儿童心理开展中有什么作用?分析要点:假设在某种生理结构和机能到达一定成熟时,适时地给予适当的刺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