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8 式杨式太极拳动作图解第一节动作名称第一组1、起势 2.左右野马分鬃 3.白鹤晾翅 4、左右搂膝拗步第二组5、手挥琵琶 6、左右倒撵猴 7、左揽雀尾 8、右揽雀尾第三组9.左单鞭 10、云手 11、左单鞭 12、高探马第四组13、右蹬脚 14、双风贯耳 15、转身左蹬脚 16、左单鞭第五组17、左下势 18、右金鸡独立 19、右单鞭 20、右下势第六组21、左金鸡独立 22、左右玉女穿梭 23、海底针 24、扇通背第七组25、转身搬拉捶 26、如封似闭 27、十字手 28、合太极第二节动作图解说明:1.动作顺序基本是按照 24 式简化太极拳编排。2.程式的过去意义均遵从杨澄甫的太极拳体用全书。3.程式动作均腹胀杨式太极拳第五代传人常关成教师的拳照。4.起势动作是面南背北。5.动作说明中,“手的外旋”是指拇指一侧向掌背转动;“手的内旋”是指拇指一侧向掌心转动。6.动作说明是按照“要点要清楚,力点要明白、支点要明确”的要求撰写。7.名家拳照如同名家字帖是习拳者应该潜心临摹的,为继承杨式太极拳传统,并方便习拳者以拳照为师,本章最后按动作顺序配置了杨澄甫先生的拳照。基本要求:1、从起势开始,整个套路的练习都要将杨提出的“十要”贯彻始终。2、杨式太极拳的动作都离不开腰。凡是上步靠腰提;凡是团体靠腰带;凡是直立靠腰顶;凡是弓步靠腰弓;凡是虚实变化靠腰拉。总之,杨式太极拳动作都是靠腰即“腰拉、腰转、腰手脚”。掌握了这一练法,等于抓住了杨式太极拳练法的根本。3、杨式太极拳的动作方向转换,是腰带虚腿转,不要以实腿为支点扭转。即实腿变2虚后,以其脚跟为支点,脚掌随腰转动。这种虚实转换法可以保护膝关节不受损伤。要注意,杨式太极拳中没有独立的脚掌外撇、内扣等转脚掌动作。4、杨式太极拳练习时,身体重心一般要保持在一定的水平高度,一些特殊拳式可知觉站立或降低身体重心,如蹬脚、金鸡独立、下势等。5、杨式太极拳的练法也是打法,练习时走手不走肘,是与使用时一致的。与人交手,一身都是先出手相搭,这叫搭手不叫搭肘。搭手是以手为先,不是驻肘为先,所以在练习时要时刻注意走手不走肘的要求。第一组第一式起势动作 1:面向正南,两脚分开,与肩同宽,脚尖向前,两人臂自然下垂,两手在身份胯旁,手指向下;关劲正直,下颏微收,眼平视,嘴自然合拢,舌顶上腭,意含顶劲。涵胸、拔背、垂肘松肩、松腰、松胯、松膝,松踝,一松下底。动作 2:将两臂用腰慢慢向上向前抬起,自然伸直。手指向前,手心向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