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 年高考哲学总复习(认识论人生观价值观) 20 年高考政治复习哲学部分(人生观、价值观、认识论部分)I 认识论一、一、主干知识图示主干知识图示二、主干知识归纳主干知识归纳(一)现象与本质(1)现象是事物的表面特征和外部联系,它是个别的、多变的东西,它能为人的感觉器官直接感知;本质是事物的根本性质,是同类现象中一般的东西,是事物相对稳定的内部联系,它需要由人的理性思维去把握。因此,我们透过现象认识本质成为必要。(2)现象和本质是密不可分的,任何事物都是现象和本质的统一。第一,本质离不开现象,本质总要表现为现象,不表现为现象的本质是不存在的。第二,现象也离不开本质,现象是本质的表现,不表现本质的现象也是不存在的。因此 ,我们透过现象认识本质成为可能。认识的根本任务就是透过现象认识本质。(3)真象与假象的关系。①区别:真象是指那些从正面直接表现本质的现象。与真象相反,假象是指那些以否定形式或从反面歪曲地表现本质的现象。 ②联系:真象和假象同属于现象,均属于客观范畴,都是一种客观的东西,都是事物本质的表现。(二)实现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的飞跃1、 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区别:感性认识是对事物现象的认识,是认识的初级阶段,具有直接性的、形象性的特点。理性认识是对事物本质的认识,是认识的高级阶段,具有间接性抽象性的特点。联系: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都来源于实践。感性认识有待于发展到理性认识(坚持了唯物辩证法)。理性认识依赖于感性认识,是认识的前提基础(坚持了辩证唯物论)。2、 认识过程中的两次飞跃。第一,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的过程,是认识的第一次飞跃。这一飞跃必须具备的两个条件是:一是占有十分丰富和合乎实际的感性材料,二是运用科学的思维方法对感性材料进行加工制作。第二,发挥主观能动性,占有大量可靠的感性材料,是实现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的前提。人们占有感性材料的根本途径就是参加实践,在实践中进行观察,进行调查研究,忠实的记录各种数据、各种材料。第三,对感性材料进行加工制作,是实现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的关键。对感性材料进行加工制作的过程,就是对感性材料进行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由此及彼、由表及里的思维过程。这是一个发挥主观能动性、开动脑筋的过程,运用科学的思维方法进行分析与综合的思考过程。思考在认识事物的本质与规律过程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三)对事物本质的认识过程是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