认识论复习总结一、考点梳理: 3.认识论(共个考点,其中,高频 2 个,或考点 5 个,冷点 3 个) (1)发挥主观能动性 2 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 1 主观能动性的发挥,受主、客观因素的制约 (2)透过现象看本质 3 现象与本质 2 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 2 真理是人们对事物本质及其发展规律的正确认识 2 认识的根本任务是经过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并能透过现象抓住事物的本质和规律 3 分析与综合相结合 2 创造性思维、合理想像在认识中的作用 (3)实践3 实践的基本特征1 实践对认识具有决定作用,认识对实践具有反作用二、知识结构与核心知识总结:实践认识历史性社会性能动性客观性和关系实践决定认识(基础)认识对实践有反作用消极作用指导作用理论和实践相结合具体的历史的统一真理科学理论感性认识理性认识实践现象本质根本任务上升区别联系①②指导根本目的… …深化扩展推移改造客观世界改造主观世界相互联系相互作用主观与客观、个人与社会统一做到改造世界认识世界目的人类两项基本活动小结:“两个一”:一个基本观点-----实践的观点;一个基本思维方法---分析与综合相结合的方法;“六个二”:两对基本关系---实践与认识的辨证关系;尊重客观规律与发挥主观能动性的辨证关系 两个根本---认识的根本任务与认识的根本目的 认识过程的“两次飞跃”—第一次(实践—认识)第二次(认识—实践) 两种现象------真相与假象 两种认识-----感性认识与理性认识 获取认识的两种途径------直接经验和间接经验“两个三”:实践的三个特征和三种形式 认识的发展---深化、扩展、推移“一个四”:实践决定认识的四个表现(唯一来源、动力、最终目的、唯一标准)4 个主要哲理:实践和认识的辩证关系(核心哲理)、人具有主观能动性、认识的根本任务、认识总是发展的三、主干知识与热点联系:1.主观能动性的发挥,受主、客观因素的制约----当今生态环境问题;如何应对经济全球化趋势;我国政府的重大举措(西部大开发,工业反哺农业,人才强国战略);和谐社会、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科学发展观的落实等2.实践与认识的辨证关系、科学理论的指导作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多方面的实践活动)与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思想、科学发展观(我们党和政府的多方面的方针政策)a、 认识的根本任务与我们对自然、社会重大问题认识的发展等b、 实践的观点与科学发展观的落实、新农村建设、和谐世界下的外交实践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