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形的运动》教学设计一、教学内容北师大 2011 课标版小学数学六年级下册总复习《图形的运动》。二、教材分析《图形的运动》是把生活中常见的平移、旋转、轴对称作为学习与研究的对象,让学生从运动变化的角度认识空间与图形。发展学生空间观念是教学活动的重中之重,考虑到学生的年龄特点和认知发展水平,教材从生活中常见的事物俄罗斯方块游戏、生活中的图案、印章、枕席等引入,通过问题串引导学生逐步深入复习平移、旋转和轴对称的知识。三、学情分析1、学生的认知基础数学来源与生活,平移、旋转和轴对称在生活中比较常见,学生在生活中已经有了一些感性认识。经过多年的数学学习,学生已经掌握了一些图形运动的方式,初步会用数学的眼光观察问题、思考问题和解决问题。2、学生的活动经验基础学生具备一定的动手操作能力和小组合作学习能力,能够借助实物操作来验证自己的想法,也能按着要求将图形移动,具备了一定的现代信息技术的运用能力。3、学生学习新知遇到的困难学生在用准确的语言描述物体的运动方式时较困难,对平移、旋转和轴对称的特点在生活中的运用体会不深刻,运用数学知识解决生活中问题的意识不强。四、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包括核心素养):① 进一步认识图形的平移,旋转与轴对称。② 能确定轴对称图形的对称轴,能在方格纸上画出一个图形的轴对称图形,能将简单的图形平移或旋转 90°。2、过程与方法:① 整理已学过的平面图形的轴对称性,加深对这些图形的认识。② 灵活运用平移、旋转和轴对称在方格纸上设计图案。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① 在观察、操作、想象、设计图案等活动中,发展空间观念。五、教学重点、难点教学重点:进一步掌握轴对称、平移、旋转的特征。教学难点:综合运用平移、旋转与轴对称的特征进行图形的变换,进一步发展学生空间观念。六、教学方法学生的学习过程是一个主动建构的过程,作为教师要激活学生的先前经验,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让学生在经历体验和运用的过程中真正感悟知识。本节课我以去大连发现王国游玩为主线,巧妙利用现代化教学手段,有目的,有意识地引导学生在 iPad 上动手画一画、摆一摆等实践活动,在动手操作过程中,启发学生用眼观察,动脑思考,动口参与讨论,用耳去辨析学生的答案,潜移默化地引导学生对学过的图形运动的知识进行梳理、归纳和总结。七、媒体资源① 网络②白板③ ipad④ 手机移动终端镜像投屏⑤ PPT 课件八、教学过程教学环节教师活动学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