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沙一中 2010 年历史高考热点问题㈥中美关系1.握手,是人类文明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握手已成为现代社交场合中一种常见礼节。历史上“巨人”的握手,往往引发“震动”。阅读材料,回答问题:(12 分)材料一 1924—1927 年问,轰轰烈烈的国民大革命划破了浓重的黑暗,……这一切,都始于 1924 年国共两党的第一次握手,第一次国共合作虽然以破裂告终,但……它展示出了革命的政党联合起来产生的巨大力量,十年之后,……国共两党终于又一次握手。-----摘自《第一次握手》(1)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国共两党的两次握手分别取得了哪些重大成就?(4 分)材料二 尼克松在回顾 1972 年访华时说:“我知道,1954 年在日内瓦会议时福斯特·杜勒斯(当时的美国国务卿)拒绝同周(周恩来)握手,使他深受侮辱.因此我走完梯级时决定伸出我的手,一边向他走去。当我们的手相握的时候,一个时代结束了,另一个时代开始了。”(2)当年福斯特·杜勒斯拒绝周恩来总理握手的政治背景是什么?(2 分) (3)促成尼克松与周思来这次“握手”的主要因素有哪些?(3 分)如何理解“一个时代结束了,另一个时代开始了”?(2 分)材料三 2007 年 12 月 27 日至 30 日,日本首相福田康夫对中国进行了被称为“迎春之旅”访问活动,中日领导人再次握手,他在北京大学的演讲中针对中日关系问题指出“……而今的日中关系正在迎来第二个春天,……但是我认为……还必须对自己的错误进行反省,以及带着顾及被害者感情的谦虚,只有认真看待过去并且勇敢而明智的反省该反省之处,才能避免今后重蹈覆辙的错误。”(4)福田康夫指出当今中日关系迎来第二个春天,那么现代中日关系史的“第一个春天”应该是什么事件?出现这一事件的直接原因是什么?(2 分)2.(20 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这是我首次访问中国,我看到你们博大的国家,感到很兴奋。在上海这里,我们看到了瞩目的增长,高耸的塔楼,繁忙的街道,还有企业家的精神。这些都是中国步入 21世纪的迹象,让我感到赞叹。同时我也急切的要看到向我们展现中国古老的古迹,明天和后天我要到北京去看雄伟壮丽的故宫和令人叹为观止的长城,这个国度既有丰富的历史,又有对未来憧憬的信念。 而我们两国的关系也是如此,上海在美中关系的历史中是个具有意义的重大城市,在 30年前,《上海公报》打开了我们两国政府和两国人民接触交往的新的篇章。 ——美国总统奥巴马在上海与中国青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