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题第六课二框 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课型新授课教学目标:了解 中华文化博大精深的主要表现 理解 各民族文化特征、关系及对中华文化的意义教学重、难点: 各民族文化特征、关系及对中华文化的意义教学方法:阅读法 自主探究 合作学习自主探究基础知识(抓关键词)小组合作探究一、独树一帜,独领风骚1.文学艺术① 作用:② 风格:③地位:2.科学技术① 地位:② 特点:③ 意义:1、阅读 P66-68,思考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是通过哪些方面来表现的,请举例说明。2、举例(或是从所给出的作品中选择一个)各国的文学艺术的代表作品及其反映的 时代精神生活。3、从科技的角度举例 分析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二、一方水土,一方文化1.成因:2.关系:3.表现:4、选择一个具体的文化形式 举例分析其地域差异,说明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5、阅读 P68-69 的材料,比较吴越文化和滇黔文化的差异。三、中华之瑰宝,民族之骄傲1.我国各具特色的民族文化异彩纷呈.都为中华文化的形成和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① 雕刻建筑艺术:② 民族文学:2.民族文化对中华文化的意义:① 关系(民族文化与中华文化):② 地位:③ 关系(民族文化之间):④ 意义:6、“忆一忆”世界文化的多样性主要指的是什么?其本质上有怎样的特点?7、在课前准备的基础上,选择其中的优秀者给大家介绍民族文化的特色。知识测评】一、最佳选择题:1.下列对中国文学艺术评价不正确的是( D )A.中华文学艺术历史悠久 B.中华文学艺术内涵丰富,形式绚烂多彩C.中华文学艺术充分体现了中华民族的创造力1D.中华文学艺术在世界文学艺术中独树一帜,占居首位2.下列关于我国古代科学技术对中华文化重要性的看法正确的是( D )A.科学技术是一个民族文明程度的重要标志B.我国的“神舟”系列载人航天成功体现了我国科技处于世界前列C.我国古代科学技术具有实用性和整体性特点D.我国古代科学技术展现了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3.下列对“一方水土,一方文化”理解正确的有( A ) A.这是由我国各地 的自然条件千差万别、经济社会发展程度不同造成的B.这体现了我国文化的博大、多彩、精深 C.吴越文化是典型的水乡文化,滇黔文化具有边陲山寨文化特征 D.不同区域文化保持各自的特色,不相融合4.中华文化是各民族人民共同创造的,民族文化是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下面对民族文化认识错误的是( B )A.民族文化显示了中华民族厚重的文化底蕴B.民族文化是各民族特有的,其他民族无认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