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生活》 第六课 我们的中华文化 学案一、高考考点1、 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2、中华文化的包容性;3、中国各民族对中华文化的贡献二、释疑(判断对错,简单说明理由)1、 中华文化源远流长仅得益于汉字和史学典籍的延续。( )2、 中国的科技成就长期处于世界的前列( )3、中华文化是中国这一古老土地上孕育的文明,因此各地区文化都是相同的。( )4、中华文化呈现多种民族文化的丰富多彩,民族不同,民族文化的色彩就不同。( )5、中华文化与各民族文化是整体与部分的关系。( )三、练习与检测1、(山东卷)为推动社会主义文化的繁荣与发展,我国高度重视文化典籍的整理工作。这是基于( ) ① 文化典籍是中华文化一脉相传的重要见证 ② 优秀的文化典籍可以直接转化为物质力量 ③ 整理文化典籍有利于挖掘和保护传统文化 ④ 阅读文化典籍可以帮助人们认识中华文化 A ①②④ B ①③④ C ①②③ D ②③④2、(江苏卷)北京奥运会开幕式将中华文化与奥林匹克精神完美结合,向世界奉献了一部奥运史上最华美的乐章。这充分说明( ) ① 文化创新需要博采众长 ②中华文化具有包容性③ 外来文化是中华文化创新的基础 ④中华文化正在成为世界文化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3、京剧是中华民族的国粹。它是在 18 世纪下半叶经徽戏、秦腔、汉调的交融,并借鉴吸收昆曲、京腔之长而形成的。京剧的形成体现了( )A. 各具特色的文化艺术异彩缤纷 B. 中华文化薪火相传和一脉相承C. 中华传统文化所具有的兼容性 D. 不同文化都能够实现融会贯通《格萨尔王传》是藏族人民群众创作的一部伟大的英雄史诗。近千年来,它主要由民间艺人口耳相传。随着许多民间说唱艺人步入高龄,这部英雄史诗濒临失传。为使这一优秀文化遗产得以传承,党和政府专门组织人力,拨出专款,抢救整理并出版了《格萨尔王传》。回答4、(天津卷)上述材料说明( )① 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 ②中华文化具有兼收并蓄的特点③ 中华文化得到各族人民的认同 ④中华各民族文化都是中华文化的瑰宝A. ①② B.②③ C. ③④ D.①④5、(2010 年高考·天津卷 7)目前,在我国少数民族中,有 22 个民族的人口在 10 万以下,有的不足 5000 人。由于人口较少民族的核心文化区范围小,其文化传承的状况堪忧。面对这一现象,当务之急是A.提高发展民族传统文化的能力B.增强对本民族文化的认同感C.抢救和保护少数民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