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课 唯物辩证法的联系观第七课唯物辩证法的联系观目题(一) 联系的普遍性1.什么是联系?联系就是事物之间以及事物内部诸要素之间的相互依赖、相互影响、相互制约和相互作用。2.联系的普遍性有哪些表现?其方法论是什么?(1)表现:① 任何事物都与周围其他事物有着这样或那样的联系。② 每一事物内部的各个部分、要素之间是相互联系的。③ 世界是一个普遍联系的有机整体,没有一个事物是孤立存在的。(2)方法论要求:用联系的观点看问题。[思维纠偏](判断正误并说明理由)1.(山东高考)联系是普遍的和无条件的。(×)辨析:联系是普遍的,旨在强调不存在孤立的事物,联系又是有条件的,并非任何事物之间都有联系。2.事物之间的普遍联系是事物的存在方式。(×)辨析:事物的存在方式是运动。正确理解联系的普遍性(1)事物是普遍联系的,在这一点上是绝对的、无条件的。但每一事物与其周围其他事物的联系又是具体的、有条件的。不能把联系的普遍性理解为世界上任何两个事物之间都是联系着的,因为这种看法混淆了联系的绝对性和相对性,忽视了联系是客观的、有条件的,极易陷入唯心主义的泥潭。(2)世界的物质统一性与世界的普遍联系:前者回答的是世界的本质“是什么”的问题,后者说明的是世界的状态“怎么样”的问题;从世界物质统一性原理出发,必然要承认客观世界的普遍联系。[典例应用]据《神经心理学》杂志介绍,德国萨尔不吕肯大学医学院神经心理学科的科克霍夫教授领导的科研小组发现,大脑特定区域对视觉障碍起到关键作用,并找到了有效治疗视觉障碍的新方法。这表明( )① 思维与存在具有同一性 ②世界是普遍联系的 ③人能够能动地改造世界 ④思维能够决定存在A.①② B.①③C.②③ D.②④[解析] 德国科研小组发现大脑特定区域对视觉障碍起到关键作用,并找到了有效治疗视觉障碍的新方法,表明思维与存在具有同一性,故①正确;大脑特定区域对视觉障碍起到关键作用,体现了联系具有普遍性,故②正确;③与题意不符,故排除;④说法错误因为存在决定思维,故排除。故答案选 A。[答案] A目题(二) 联系的客观性1.联系的客观性原理及其方法论是什么?(1)原理:联系是事物本身固有的,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2)方法论① 要从事物固有的联系中把握事物,切忌主观随意性。② 人们可以根据事物固有的联系,改变事物的状态,调整原有的联系,建立新的联系。2.为什么联系是客观的?根据联系与实践的关系来说,可以分为自在事物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