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四节 氢原子光谱 原子的能级结构1.原子的气体通电后可以发光并产生固定不变的光谱,这种光谱被称为原子光谱。2.每种原子都有自己特定的原子光谱,不同的原子,其原子光谱不同,因而原子光谱被称为原子的指纹。3.人们把一系列符合巴耳末公式的光谱线称为巴耳末系,其公式为=R(-)。n=3,4,5……4.由于氢原子光谱是分立的,因此我们猜想原子内部的能量也是不连续的,并把此能量称为原子的能级。5.氢原子的能级公式为 En=-,n=1,2,3,其中 E1=- 13.6 _eV,这个最低能级对应的状态称为基态,其他状态称为激发态。6.处于激发态的氢原子是不稳定的,它会向较低的能级跃迁,跃迁时释放出来的能量以光子的形式向外辐射,辐射出来的能量等于两能级间的能量差。7.巴耳末系是氢原子从 n=3,4,5…等能级跃迁到 n=2 的能级时辐射出来的光谱。氢原子光谱1.原子光谱(1)概念:原子的气体通电后可以发光并产生固定不变的光谱,这种光谱被称之为原子光谱。(2)规律:①每种原子都有自己特定的原子光谱。② 不同的原子,其原子光谱不同,因而,原子光谱被称为原子的“指纹”。(3)应用:可以通过对光谱的分析鉴别不同的原子,确定物体的化学组成并发现新元素。2.氢原子的光谱(1)巴耳末系:从氢气放电管可以获得氢原子的光谱,如图 3-3-1 所示,在可见光区域内,氢原子光谱有四条谱线,它们分别用符号 Hα、Hβ、Hγ和 Hδ表示。图 3-3-11885 年,巴耳末发现这四条光谱的波长可以用一个很简单的数学公式表示,这个公式叫巴耳末公式。氢原子光谱在可见光区域和紫外区的 14 条谱线满足巴耳末公式=R(-),n=3,4,5,…R 称为里德伯常量,实验测得 R=1.097×107 m-1,巴耳末公式说明氢原子光谱的波长只能取分立值,不能取连续值。人们把一系列符合巴耳末公式的光谱线统称为巴尔末系。(2)其他公式氢原子光谱在红外区和紫外光区的其他谱线满足与巴耳末公式类似的其他公式。如莱曼系在紫外区,公式为=R(-),n=2,3,4,…(3)广义巴耳末公式氢原子光谱的所有谱线满足广义巴耳末公式=R(-)式中的 m 和 n 均为正整数,且 n>m。(1)在氢原子光谱图中的可见光区内,随着波长的逐渐减小,相邻谱线间的距离越来越小,表现出明显的规律性。(2)巴耳末线系中的 n 值越大,对应的波长 λ 越短。(3)巴耳末公式是由当时已知的可见光中的部分谱线总结出来的,但它适用于整个巴耳末线系,该线系包括可见光和紫外光。1.(双选)下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