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规律第二课时【教学内容:】人教版二年级下册课本第 116 页例 2 【教学目标:】知识技能: 使学生通过观察、猜测、实验、推理等活动发现数字的排列规律。数学思考:培养学生的推理能力,并能合理、清楚地阐述自己的观点。问题解决:让学生发现、探究图形和数字的排列规律,通过比较,从而理解并掌握找规律的方法。情感态度:培养学生发现和欣赏数学美的意识。【教学重难点:】 引导学生理解图形和数字的对应关系,并结合图形的变化规律,发现相应的数字变化规律,很好地实现从图形变化规律的认识到数字变化规律的认识的过渡。【教具、学具准备:】电脑、实物展台、练习纸【教学过程:】一、 复习引入,揭示课题:出示例 2 与一年级下册第 91 页例 6。同学们,请你们仔细观察一下,这两幅图有什么不一样?看出来了吗?(没有)我再提示一下。(课件出数字)你发现题目有什么不一样?从数字规律上有什么不一样? 小组讨论。教师进行小结, 今天我们继续来学习找更复杂的数字规律。【评析:开门见山,让学生对本节课要做些什么,学些什么有所了解,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主动参与到学习活动中,让学习成为在教师指导下的主动的活动过程。】二、自主探究,寻找规律:1、基础练习(1)、按规律画一画。(数轴的规律)1、3、6、10、( )、( )学生独立做题,展示学生答案,个别回答规律。你觉得这题的规律是什么?有谁有不一样的看法吗?如果后面还有一空,应填几?如果 1 前面有一个空格,你认为应填几?为什么?【评析:通过这样的提问,可以让学生更加理解这组数的规律,并培养学生的逆向思维。 】1(2) 16、15、13、10、__、__他的答案对吗?为什么?(3)改书 118 第 6 题 2、3、5、8、( )、( )、……他填对了吗?他的规律是什么?有谁有不一样的看法?小结:在同一题中,规律可能是不一样的,只要我们仔细观察,认真思考,总能找到正确地规律。【评析:书本上是“2、3、5、8、12、17、( )”,通过改写,给学生提供:“2、3、5、8、( )、( )、……”这样的开放型教学材料,让学生发散思维,找到不同的规律。每一个学生创造的规律都有可能是不同,但都反映了他们对规律的理解和应用。在这些规律中有高一层次的规律(课堂上没有讲解过的),也有我们学过的规律。每一种规律都是对学生知识水平的真实呈现,同时也生成了我们本节课的教学内容,让学生明白在同一题中,规律可能是不一样的,只要我们仔细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