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中天:魅力来自沟通 2006 年初夏,厦门大学人文学院教授易中天突然红得发紫,他的一套《品三国》书稿竞标引起了中国出版界的轰动,先是说有 500 万的版税,后又说已暴涨到 780 万。8 月 5 日易中天在上海书展签名售书,一连签了 2000 多册,签坏了 8 支笔,最后累得他实在握不住笔了,人们还是不肯离去。易中天之所以有今天这样的轰动和成功,很大程度上是靠他出色的沟通艺术获得的。 放下架子,贴近听众 易中天一反学者教授端着架子,一副倨傲神态的讲述方式,而是诚心诚意地将听众作为主体,尊重听众,和听众平等地交流。比如,在讲《汉代风云人物》时,易中天讲到“灌夫因避席的原因在丞相的婚宴上闹酒”。“避席”到底是什么意思呢?为让观众理解得更透彻、更直观,易中天特意拿了张席子铺在讲台上。然后脱下鞋子示范汉朝“避席”的礼仪动作。对此,一些学者认为他这样亲自示范有失学者身份,批评他是“脱鞋示范斯文扫地”。可广大听众却对他这一直观形象地演示特别欢迎,认为他不摆学者的架子,让人感到特别亲近。说他有涵养而不失风趣、有智慧而不失天真、放下架子而不低俗,增添了亲和的魅力。 贴近时尚,推陈出新 有人说易中天开创了一种别样的时尚,其实他首先贴近时尚。他讲述历史人物几乎不用专业术语,而是以时尚的语言描述,评价人物也不用陈腐的定论,而是用时尚的观点予以点评,真正做到了推陈出新。在研究方法上,他也做了很大创新。他说:“很多研究历史的人,把历史当作一具尸体,放在解剖台上,用解剖刀一点一点地切割。取出肾脏、肝脏、心脏来研究。这也许是一种方法,但我不太喜欢。我是学文学出身的,我觉得面对历史,首先要去感受它的血肉和肌理,其次才谈得上研究。” 易中天在总结经验时,说自己比较好地实现了传统和现代的文化对接、学者和大众的文化对接、学术和媒体的文化对接,将我国古代的历史文化资源做了新的开掘和演绎。其实,他的最大的成功就在于创新和时尚,贴近时尚又开创了新时尚,使自己成了耀眼的时尚人物。 语言幽默,妙趣横生 易中天最能激发听众兴奋点的“绝技”,是他幽默的语言。他妙语连珠,形象生动,牢牢地吸引住了听众,驾驭着听众的思绪飞翔。 我们来引用易中天几句幽默的语言: ——孙策就是孙帅哥,周瑜就是周帅哥。帅哥总是招美女爱的,而帅哥也是喜欢美女的。他们两个果然娶到了两个最漂亮的女孩子——大乔、小乔……那时的周瑜可谓官场、战场、情场,场场得意,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