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夜书怀》学习目标:1. 鉴赏诗句2. 理解诗歌的内容和情感创设学习情境: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杜甫《春望》学习任务:1、写作背景:见书下注释2、解题:① 从“旅”中,你能读出什么? ②“夜”和诗中的哪些诗句对应? ③“书怀”和那些诗句对应? 3、理解诗歌① 首联营造了怎样的意境?表达了怎样的感情? ② 请赏析颔联 ③ 颈联如何理解? ④ 尾联运用了什么手法?表达了什么情感? 补充学习资料:参考译文: 岸上的细草在微风的吹拂下,发出瑟瑟的声响。江上只有一只孤舟,依岸而宿。诗人就舟而居。遥望原野,远处天与地似乎相接了,天边的星宿也仿佛下垂得接近地面。大江之中,江水浩浩荡荡东流,一轮明月映照在水中,随着江水的流动而浮荡着。名声难道应因为文章而显著吗?做官应因为年老多病而退休。“我”在这世间漂泊,恰似那在广阔天地飞翔的一只沙鸥罢了。归纳总结: 问题反馈: 《旅夜书怀》 学案(二)学案编号:26 编写人:魏 野 审核人:贾立恩 张广胜学习目标:鉴赏诗歌事物形象即咏物诗鉴赏学习任务:1、 什么是“咏物诗”?咏物诗就是托物言志或借物抒情的诗歌,通过事物的咏叹体现人文思想。咏物诗中所咏之“物”往往是作者的自况,与诗人的自我形象完全融合在一起,作者在描摹事物中寄托了一定的感情。在诗中作者或流露出作者的人生态度,或寄寓美好的愿望,或包涵生活的哲理,或表现作者的生活情趣。2、 咏物与写景有何区别?① 从描写对象上,咏物诗中只有一个主体描写对象,主要描写此物的特点;而其它的诗中多是由多个景物构成一幅总体的画面,没有主次之分。② 从作用上,咏物诗是借详细描写物的特征来寄托作者的思想感情;而其它诗中的景物描写是通过一幅画面,渲染一种气氛,从而抒发思想感情。3、 感情分类 ① 表现时代和社会状况例:《官仓鼠》 官仓老鼠大如斗, 见人开仓亦不走。 健儿无粮百姓饥, 谁遣朝朝入君口? 物的特点:官仓鼠体形大、胆子大寄托的情感:对贪官污吏搜刮百姓、统治者坐视不管的谴责② 抒发愁情幽愤例:李商隐的《柳》 曾逐东风拂舞筵,乐游春苑断肠天。如何肯到清秋日,已带斜阳又带蝉。注:①断肠,销魂②李商隐青年时就考中进士,朝气蓬勃,充满信心,然而由于党争倾轧,使他长期沉沦下僚。诗人写此诗时,妻子刚病故,自己又将只身赴蜀,去过那使人厌倦的幕府生涯。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