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小米粒文库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2010届高三历史第二轮专题二 中外经济文明史教学学案全国通用

2010届高三历史第二轮专题二 中外经济文明史教学学案全国通用_第1页
1/11
2010届高三历史第二轮专题二 中外经济文明史教学学案全国通用_第2页
2/11
2010届高三历史第二轮专题二 中外经济文明史教学学案全国通用_第3页
3/11
专题二 中外经济文明史第 7 讲 中国历史上的土地政策和赋税政策知识梳理一、土地政策(制度)1.奴隶社会——井田制(土地国有制)源于商朝,盛于西周,瓦解于春秋,废除于战国时期。周天子把土地赐给诸侯臣下,受田者只能世代享用,不得转让与买卖。实质上是周王土地所有制。2.封建社会土地国有制:均田制。始于北魏,隋、唐沿用,唐朝中后期崩溃。这是按人口分配土地的制度,但仅分配国家掌握的土地,不触动地主的原有土地。封建地主土地所有制:确立于战国时期,建国初的土改中消灭,是封建社会占主体地位的土地所有制。农民个体土地所有制:形成于战国时期,在封建社会不占主要地位,但却长期存在 。1669 年清康熙帝实行的“更名田”(宣布原明藩王的土地,归现在耕种的人所有),实际上承认农民的土地所有权。3.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近代)(1)农民阶级:1853 年太平天国颁布的《天朝田亩制度》内容:废除封建地主阶级土地所有制,按人口和年龄平均分配土地,建立“人间天国”。(2)民族资产阶级:辛亥革命孙中山提出的民生主义和 1924 年孙中山重新解释的民生主义内容:平均地权——核定全国地价,现有地价归原主所有,革命后增涨的地价归归国家所有,由国民共享,做到“家给人足”。是资本主义的土地纲领。1924 年增加“节制资本”的内容。(3)中国共产党(无产阶级)的土地政策① 国共十年对峙时期:打土豪分田地,废除封建剥削和封建债务(没收地主土地分配给农民,建立农民土地所有制)。② 抗日战争时期:地主减租减息,农民交租交息(未改变地主土地所有制,但限制地主对农民的剥削)。③ 解放战争时期:依靠贫雇农,团结中农,有步骤地、有分别地消灭封建剥削的土地制度,没收地主土地,实行耕者有其田的土地制度,按农村人口平均分配土地。4.新中国(现代)(1)1950——1952 年底:废除封建地主土地所有制,实行农民的土地所有制(未改变土地私有制)。(2)1953——1956 年:通过兴办互助组、发展初级农业生产合作社、兴办高级农业生产合作社的方式,把土地等主要生产资料由私有制转变为公有制,并实行集体经营(农业合作化运动或农业的社会主义改造)。(3)1958 年:合并和扩大农业生产合作社,提高公有化程度(人民公社化运动,未改变土地公有制的性质)。(4)改革开放以来:在坚持土地公有制的前提下,实行土地的承包经营。改变了经营管理方式、分配方式。二、赋税政策1.春秋时齐国的“相地而衰征”和...

1、当您付费下载文档后,您只拥有了使用权限,并不意味着购买了版权,文档只能用于自身使用,不得用于其他商业用途(如 [转卖]进行直接盈利或[编辑后售卖]进行间接盈利)。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
3、如文档内容存在违规,或者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等,请点击“违规举报”。

碎片内容

2010届高三历史第二轮专题二 中外经济文明史教学学案全国通用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确认删除?
VIP
微信客服
  • 扫码咨询
会员Q群
  • 会员专属群点击这里加入QQ群
客服邮箱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