模块滚动检测卷(五)(范围:选修3-4满分:100分)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共11小题,每小题3分,满分33分.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正确.选对的得3分,不选或错选得0分)1.从接收到的高频振荡电流中分离出所携带的有用信号的过程叫做()A.调频B.解调C.调幅D.调谐答案B解析解调是从携带消息的已调信号中恢复消息的过程.所以从调谐电路接收到的高频振荡电流中,还原出声音信号的过程叫解调.故B正确,A、C、D错误.2.关于电磁场和电磁波,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恒定的电场能够产生电磁波B.电磁波既有纵波,又有横波C.电磁波从空气进入水中时,其波长变长了D.雷达用的是微波,是由于微波传播的直线性好,有利于测定物体的位置答案D解析变化的电场产生磁场,变化的磁场产生电场.恒定的电场不会产生磁场,故A错误;电磁波只有横波,没有纵波,故B错误;电磁波在传播过程中,始终不变的物理量是频率,当从空气射入水中时,频率不变,介质的折射率变大,则波速变小,而波长变短,故C错误;微波的频率较大,波长较短,直线性好,雷达是利用波长较短的微波来测定物体位置的无线电装置,故D正确.3.分析下列物理现象:(1)夏天里在一次闪电过后,有时雷声轰鸣不绝;(2)“闻其声而不见其人”;(3)围绕振动的音叉转一圈会听到忽强忽弱的声音;(4)当正在鸣笛的火车向着我们急驶而来时,我们听到汽笛声的音调变高.这些物理现象分别属于波的()A.反射、衍射、干涉、多普勒效应B.折射、衍射、多普勒效应、干涉C.反射、折射、干涉、多普勒效应D.衍射、折射、干涉、多普勒效应答案A解析(1)夏天里在一次闪电过后,有时雷声轰鸣不绝,是由于波在云层间来回传播,这是波的反射;(2)“闻其声而不见其人”,听到声音,却看不见人,这是波的衍射;(3)围绕振动的音叉转一圈会听到忽强忽弱的声音,音叉发出两个频率相同的声波相互叠加,从而出现加强区与减弱区.这是波的干涉;(4)当正在鸣笛的火车向着我们急驶而来时,我们听到汽笛声的音调变高.音调变高就是频率变高,因此这是多普勒效应现象.4.(2016·温州中学期末)下列关于光的认识,正确的是()A.光的干涉和衍射不仅说明了光具有波动性,还说明了光是横波B.全息照片往往用激光来拍摄,主要是利用了激光的相干性C.验钞机是利用红外线的特性工作的D.拍摄玻璃橱窗内的物品时,往往在镜头前加一个偏振片以增加透射光的强度答案B解析光的干涉和衍射说明了光具有波动性,光的偏振现象说明了光是横波,A错误;全息照片往往用激光来拍摄,主要是利用了激光的相干性,B正确;验钞机是利用紫外线的特性工作,C错误;拍摄玻璃橱窗内的物品时,往往在镜头前加一个偏振片以减小反射光的强度,D错误.5.大气中空气层的密度是随着高度的增加而减小的.从大气外射来一束阳光,如图所示的四个图中,能粗略表示这束阳光射到地面的路径的是()答案B6.如图1所示,一细束白光通过玻璃三棱镜折射后分为各种单色光,取其中a、b、c三种色光,下列说法正确的是()图1A.把温度计放在c的下方,示数增加最快B.若分别让a、b、c三种色光通过一双缝装置,则a光形成的干涉条纹的间距最大C.a、b、c三种色光在玻璃三棱镜中的传播速度依次越来越小D.若让a、b、c三种色光以同一入射角,从一介质某方向射入空气中,b光恰能发生全反射,则c光也一定能发生全反射答案A解析在c的下方是红外线区域,其热效应显著,把温度计放在c的下方,示数增加最快.故A正确.c光的波长最长,a光波长最短,由于干涉条纹的间距与波长成正比,a光形成的干涉条纹的间距最小.故B错误.由图看出,c光的折射率最小,a光的折射率最大,由公式v=分析可知,a、b、c三种色光在玻璃三棱镜中的传播速度依次越来越大.故C错误.c光的折射率最小,a光的折射率最大,由临界角公式sinC=分析得知,a光的临界角最小,c光临界角最大,则若让a、b、c三种色光以同一入射角,从一介质某方向射入空气中,b光恰能发生全反射,则c光不一定能发生全反射.故D错误.7.如图2所示,两个弹簧振子悬挂在同一个支架上,已知甲弹簧振子的固有频率为8Hz,乙弹簧振子的固有频率为72Hz,当支架在受到竖直方向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