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言文翻译与句读 一、翻译的二标准、一原则 (一)二标准试翻译下列句子。 永之氓咸善游。一日,水暴甚,有五、六氓乘小船绝湘水。中济,船破,皆游。其一氓尽力而不能寻常。其侣曰:“汝善游最也,今何后为?”曰:“吾腰千钱,重,是以后。” 曰:“何不去之?”不应,摇其首。有顷益怠。己济者立岸上呼且号曰:“汝愚之甚,蔽之甚,身且死,何以货为?”又摇其首。遂溺死。 (1)吾腰千钱,重,是以后。 译:我的腰缠了一千文钱,很重,因此落后了。 (2)汝愚之甚,蔽之甚,身且死,何以货为? 译:你愚蠢到了极点,蒙昧到了极点,自己快淹死了,还要钱干什么呢?意思翻译不准确,无中生有和想当然;句子语意不通顺,不符合现代汉语语法习惯,这些都是文言句子翻译的大忌。那么,文言句子翻译的标准是什么呢? 一是字字落实,二是文从字顺。用古人的说法是“信”与“达”。“雅”是要求合乎情理有文采,我们暂时不研究(平时译句哪怕是高考译句做到“信”“达”就可以了)。 “字字落实”,就是忠实于原文的意思,不遗漏,也不能有多余。换句话说,就是原文和译文必须是——对应的关系,原文中有的意思,在译文中一定要落实,原文中没有的意思,译文中尽量不出现,不多不少,恰到好处。 “文从字顺”就是译文要明白通畅,合符现代汉语的表达习惯,没有语病。有时,字字落实不能文从字顺的,怎么办? (二)一原则 1、乃使蒙恬北筑长城而守藩篱(比喻) 译:于是派蒙恬在北边修筑长城并守住边防 2、视事三年,上书乞骸骨。(借代) 译:(张衡)到职工作了三年,(向朝廷)上表章请求告老还乡。 ★能不能译为“守住篱笆墙”与“乞求我的这把老骨头”?——引出意译 意译与直译的关系处理原则:直译为主,意译为辅 什么情况下需要意译 句子中用了比喻、借代、互文、用典等修辞手法时要意译 直译有哪些方法和技巧?二、字字落实的“五字经”三、真题演练,巩固五字经,明确答题步骤把下面文言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2002 全国卷) 太史公曰:《传》曰“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其李将军之谓也?余睹李将军悛悛如鄙人,口不能道辞。及死之日,天下知与不知,皆为尽哀。彼其忠实心诚信于士大夫也!谚曰:“桃李不言,下自成蹊。”此言虽小,可以喻大也。(《李将军列传》)(1)其李将军之谓也?留——李将军;换——其;大概、恐怕、差不多/也:……吧;调——……之谓(宾语前置):说的是…/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