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 高考政治二轮复习精品资料专题 16 认识社会与价值选择(教师版)【解读考纲】课标分解考纲细化 结合感动中国十大人物事迹,从人生价值角度,分析如何实现人生价值。从现实生活中的道德两难现象,分析如何做出正确的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用价值观理论说明大学生如何就业,实现人生的价值。用价值判断与价值选择的理论分析我国改革和发展的价值取向。1.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社会意识的相对独立性2.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物质资料的生产方式是人类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础、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相互作用及其矛盾运动3.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相互作用及其矛盾运动4.社会历史发展的总趋势:社会发展的实现方式、社会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的特点5.人民群众是历 史的创造者:人民群众的概念、人民群众创造历史的作用、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 识别事实判断与价值判断的表现,说明价值判断的意义,理解价值观对人们行为的导向作用。剖析价值冲突的实例;体验价值比较、鉴别、选择的过程;认同人民的利益为最高价值标准,树立为人民服务的思想。探寻实现人生价值的条件和途径,阐明生活的意义,理解只有对社会做出贡献才是真正有价值的人生。1.人生价值:价值和价值观、价值观的导向作用2.价值判断与价值选择:价值判断与价值选择的客观依据、价值判断与价值选择的社会历史性、价值判断与价值选择的阶级性、价值冲突及评价标准3.价值的创造与实现:价值的实现方式、个人价值与社会价值的统一【把脉高考】1.从内容分布上看,本专题在近几年高考中所占比重不断增多,考查的重点有: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的辩证关系、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作出正确的价值判断与价值选择、人生价值的实现等。2.从命题形式看,主要是情景命题,多与社会热点相结合,特别是道德建设、社会建设方面的背景材料,时代性较强。从题型上看,主要表现为选择题。3.2013 年备考时要注意:结合网络语言的更新分析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的辩证关系;结合关注民生的材料分析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和价值观的导向作用;结合当前的先进人物、模范人物的典型事迹,分析人生价值的内容、创造与实现。【知识体系构建】1【真题剖析定位】(2012全国新课标卷)23.胡锦涛总书记指出:“在当代中国,坚持发展是硬道理的本质要求就是坚持科学发展。解决当前我们面临的发展不平衡、不协调、不可持续的突出矛盾和问题,必须把科学发展观贯彻落实到经济社会发展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