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小米粒文库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2013年高考生物二轮复习 精品资料专题11 种群和群落教学案(教师版)

2013年高考生物二轮复习 精品资料专题11 种群和群落教学案(教师版)_第1页
1/62
2013年高考生物二轮复习 精品资料专题11 种群和群落教学案(教师版)_第2页
2/62
2013年高考生物二轮复习 精品资料专题11 种群和群落教学案(教师版)_第3页
3/62
2013 高考生物二轮复习精品资料专题 11 种群和群落(教学案,教师版) 【2013 考纲解读】 (1)种群的特征 Ⅰ(2)种群的数量变化 Ⅱ(3)群落的结构特征 Ⅰ(4)群落的演替 Ⅰ(5)探究培养液中酵母菌数量的动态变化 Ⅰ(6)土壤中动物类群丰富度的研究 Ⅰ(7)探究水族箱(或鱼缸)中群落的演替 Ⅰ【知识网络构建】 【重点知识整合】一、种群的数量和特征 1.种群特征之间的关系2.种群数量增长的曲线项目 “J”型(形)曲线 “S”型(形)曲线 增 长模型 种 群增长 ( 速 )率 3.种群密度的取样调查方法比较 项 目 样方法 标志重捕法 取样器取样法 适用范围 植 物 、 活 动范围小和活动能力弱的动物 活动能力强和范围大的动物如哺乳类、鸟类、爬行类、两栖类、鱼类和昆虫等动物 土 壤 或 培 养 基(液)中的微小动物或微生物 方法步骤① 随机取样② 计数每个① 在被调查范围内捕获一些个体并做标记后放回① 用一定规格的 捕 捉 器 ( 如 采 集罐、吸虫器等)进行样方个体数③ 求解所有样方种群密度的平均值即是该种群的种群密度② 一段时间后重捕③ 如下公式计算=取样② 在实验室借助放大镜或显微镜进行观察计数注意事项 必 须 随 机 取样 ① 调查期内没有新的出生和死亡,没有迁入和迁出 ② 标志物不能过分醒目,标志物和标志方法必须对动物没有伤害 --------------4.影响种群密度的因素分析 (1)在种群的数量特征中,种群密度是最基本的数量特征。种群密度越高,一定范围内个体数量越多,即种群密度与种群数量呈正相关。(2)出生率、死亡率及迁入率、迁出率是决定种群大小和种群密度的直接因素。出生率高、迁入数量多时,种群数量增加;反之,则减少。(3)年龄组成和性别比例(性比率)则是通过影响出生率和死亡率而间接影响种群密度和种群数量的,年龄组成是预测种群密度(数量)未来变化趋势的重要依据。① 首先依据年龄组成。年龄组成种群密度5.种群“S”型增长曲线分析 (1)潜伏期(对环境的适应期):个体数量很少,增长速率很慢。(2)快速增长期(对数期):个体数量快速增加,K/2 时,增长速率达到最高。(3)稳定期(饱和期):随着种群密度增加,个体因食物、空间和其他生活条件的斗争加剧,同时天敌数量也增长。种群实际增长速率下降。当数量达到环境条件允许的最大值时种群停止生长,种群增长速率为零,即出生率等于死亡率,但种群数量达到最大。到达 K值后,仍呈锯齿状波动。6...

1、当您付费下载文档后,您只拥有了使用权限,并不意味着购买了版权,文档只能用于自身使用,不得用于其他商业用途(如 [转卖]进行直接盈利或[编辑后售卖]进行间接盈利)。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
3、如文档内容存在违规,或者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等,请点击“违规举报”。

碎片内容

2013年高考生物二轮复习 精品资料专题11 种群和群落教学案(教师版)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确认删除?
VIP
微信客服
  • 扫码咨询
会员Q群
  • 会员专属群点击这里加入QQ群
客服邮箱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