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 高考生物二轮复习精品资料专题 16 微生物及发酵工程 (教学案,教师版)【2013 考纲解读】 (1)微生物的分离和培养(2)某种微生物数量的测定(3)培养基对微生物的选择利用(4)利用微生物发酵来生产特定的产物以及微生物在其他方面的应用【知识网络构建】【重点知识整合】 一、细菌的结构与生理特征 结构与生理 特征 细菌的结构 基本结构: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质和拟核 特殊结构:荚膜、鞭毛和芽孢 细菌的拟核 由一个大型的环状 DNA 构成,控制细菌的主要性状 质粒 几个到几百个小型环状 DNA,控制抗药性、固氮、抗生素生成等性状 细胞器 只有核糖体,无其他细胞器 芽孢 一些细菌在细胞内形成的对不良环境具较强抗性的休眠体 细菌的繁殖 主要是二分裂 菌落 细菌在固体培养基上形成的一个肉眼可见的、具有一定形态结构的子细胞群体 菌落特点 不同种类的细菌所形成的菌落,在大小、形态、光泽度、颜色、硬度、透明度等方面具有一定特征,是菌种鉴定的重要依据 细菌的运动 有鞭毛的可以运动 【特别提醒】 ① 构成细菌细胞壁的主要成分是肽聚糖而不是纤维素,用纤维素酶不能除去细菌细胞壁。 ② 二分裂不是有丝分裂,只有真核细胞才能进行有丝分裂。 ③ 青霉素等抗生素能抑制细菌细胞壁的合成,但不能影响真菌细胞壁的合成,因此应用含有抗生素的培养基可分离出同细菌混杂在一起的真菌。 ④ 除去细菌细胞壁的酶是溶菌酶。 二、病毒的特点 1.形体极其微小,必须在电子显微镜下才能观察到,一般都可通过细菌过滤器。 2.没有细胞结构,无细胞壁,因此对一般抗生素不敏感,但对干扰素敏感;无产能酶系和蛋白质合成系统,因此不能独立进行代谢活动,必须寄生在活的宿主细胞中。 3.其主要成分仅有核酸和蛋白质两种,且每一种病毒只含有一种核酸,不是 DNA 就是RNA。 4.在宿主细胞协助下,通过核酸的复制和核酸、蛋白质装配的形式进行增殖,不存在个体的生长和二分裂等细胞繁殖方式。 5.离体状态下,能以无生命的化学大分子状态存在,并可形成结晶。 三、自养微生物和异养微生物的营养比较 营养类型 碳源 氮源 生长因子 自养型微生物 CO2、NaHCO3 NH3、铵盐、硝酸盐等 一般不需要 异养型微生物 糖类、脂肪酸等 铵盐、硝酸盐、蛋白质等 有些种类需要 1.自养微生物与异养微生物类型划分的主要依据是能否以无机碳作为生长的主要或唯一碳源,而与氮源无关。自养微生物以 CO2或碳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