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小米粒文库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2013高考语文 柴静 站在最近的地方 你就能 看见 新闻素材运用

2013高考语文 柴静  站在最近的地方 你就能 看见 新闻素材运用_第1页
1/3
2013高考语文 柴静  站在最近的地方 你就能 看见 新闻素材运用_第2页
2/3
2013高考语文 柴静  站在最近的地方 你就能 看见 新闻素材运用_第3页
3/3
2013 高考语文素材运用:柴静,“站在最近的地方,你就能‘看见’新闻” 柴静,中央电视台记者。一个犀利而柔情、美丽而果敢的知性女子。 柴静 1976 年出生于山西,1995 年毕业于长沙铁道学院。父母安排她回山西老家省铁十七局做会计。她不肯,执意留在湖南。同年主持湖南文艺广播电台的《夜色温柔》,声名鹊起;1999 年任湖南卫视《新青年》主持人,这是柴静第一次走上电视。2000 年底,被央视著名制片人陈虻相中并加盟央视《东方时空?时空连线》。2003 年,柴静进入央视《新闻调查》栏目,成为最早深入“非典”第一线采访的记者之一。摇晃的镜头、柴静身穿白色防护服的瘦弱身影和苍白的面容,给观众留下了极其深刻的印象。此后,采访艾滋病人、自杀儿童、吸毒女、地震、奥运、征地,柴静的身影总是出现在新闻第一线。有人总结,在这些节目里,镜头中的柴静,62%的时间挺身而出与黑暗势力交锋,38%的时间低下身去倾听弱者的申诉。那个瘦弱但眼神坚定、提问尖锐的女记者,被越来越多的人认识并深深记住。 柴静说,她是“火柴的柴,安静的静”。不久前,她受邀为大连女记者协会讲课,一众女记者真诚发问:“怎样才能像你那样发现新闻?”“你那些精彩的新闻是怎样做出来的?”这时的柴静,给人的感觉并不是激烈的“火柴”,而是一种沉淀过的“安静”,她说:“站在最近的地方,你就能‘看见’新闻……” 但此时沉静的柴静,其实骨子里是极有主见的一个女孩子,从不循规蹈矩。接手央视新栏目《看见》,第一期,她力主选择姚晨,当时栏目组有不少人反对,她依然坚持。柴静对姚晨最深的印象,是姚晨在微博发布了家人遭强拆的事件后又删除了这个帖子,当中流露的无力感很真实,删帖的举动也很不寻常。柴静后来看了姚晨的微博,一些比较敏感的公共事件她也转发及表达意见,这对明星来说,是鲜见的———公众人物影响越大,越要背负责任。 因为柴静独特的视角,姚晨这一期节目播出后,反响特别强烈。 几年前,央视著名制片人陈虻说:“柴静离一个伟大记者的标准,还差一点儿‘宽容’。”“宽容是什么?”柴静问。“宽容的基础是理解。” 今天,有人说:“央视十年,柴静的变化不是颠覆式的,是成长式的,以前她锋芒、灵动,强调现场的激烈感,在《看见》,她变得更宽厚了。”她说:“宽容不是道德,而是认识。你了解了人和世界的复杂性,就会有宽谅,不会有轻易责难和赞美的思维习惯。” 朋友们以简单 3 个字概括柴静:行动者。每年,她...

1、当您付费下载文档后,您只拥有了使用权限,并不意味着购买了版权,文档只能用于自身使用,不得用于其他商业用途(如 [转卖]进行直接盈利或[编辑后售卖]进行间接盈利)。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
3、如文档内容存在违规,或者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等,请点击“违规举报”。

碎片内容

2013高考语文 柴静 站在最近的地方 你就能 看见 新闻素材运用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确认删除?
VIP
微信客服
  • 扫码咨询
会员Q群
  • 会员专属群点击这里加入QQ群
客服邮箱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