纳兰公子清愁何来 纳兰性(成)德,字容若,是清代第一词人,王国维甚至称为“北宋以来,一人而已” 。他是康熙时权相明珠的爱子,过着钟鸣鼎食的贵公子生活。仕途更是一帆风顺,18 岁中举22 岁成进士,很快由三等侍卫升到一等侍卫,备受康熙帝的宠信,每次出巡必予随从。他的人生在常人看来很幸运,但 在他传世的 300 多首词中,出现“愁”字的却不下百首,有“泪”“恨”等字的也不下几十首,至于断肠、 无奈、伤心、沧怀、无意绪,可怜生、冰霜摧折、芳菲寂寥等等更是开卷可见。这本是落魄文人才有的情绪,怎么能和这个天潢贵胄对上号呢? 性德只活了 31 岁,材料又少,故个中原因,言人人殊 ,连大家如梁任公也只能说他“伤心人别有怀抱”而已,但也说他绝非无病呻 吟,而是受到环境的压迫。近人叶嘉莹、王充闾等对此已多有研究。 性德之愁,源自家世、仕途、身世、爱情诸方面,不堪重负,以致英年早逝。 家世之愁 性德父亲明珠,权倾一时,但史载他“ 簋不饬,货贿山积… …市恩立威,因而要结群心,挟取货贿。”他贪婪结党,卖官索贿,对各级官吏甚至明码标价,对不附己者则阴谋排陷,因而不时受到同时代的权相索额图集团的弹劾,但康熙因其在三藩问题上力排众议,而予以维护。性德早慧,熟悉经史,知道历代权相没有一个有好下场,不能不为其父担忧。他也多次向父亲讲过“君宠”是和春寒秋热一样最不能长的道理,但利欲熏心的明珠怎能听得进去? 而性德又是个孝子,在对立的观念和父子天性之间勉力求全,必然造成心灵上的痛苦。不得已他在府外建了三间茅屋居住,示意这就是下场,但仍然感动不了父亲,最后只能是“昏鸦尽,小立恨因谁?……心字已成灰。”(忆江南)。性德不幸言中 ,在他死后的第三年,明珠便被御史郭 弹劾几大罪状,被罢官了。 仕途之愁 侍卫主要是为皇帝做生活服务,诸如保卫、出行的准备等等,对一般人来说是个升迁捷径,但对性德这个有文人气息又生性谨慎的人,却是格格不入。时人记载他“值上巡幸,时时在钩陈豹尾之间……观其意惴惴有临履之忧,视凡为近臣者有甚焉。”他自己也说:“金殿寒鸦,玉阶春草,就中冷暖谁知道。”(踏莎行)也就是说他整天是提心吊胆、如履薄冰的紧张心态, 所谓“伴君如伴虎”也。他几次求外调,但得到的却是升迁,由三等而二等、一等,还是侍卫,且级别愈高,责任愈重,心神愈劳,痛苦也愈深。 侍卫终究是一个高级仆役的角色而已,而性德文武全才,自比诸 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