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 高考作文素材:向着明亮那方 金子美铃,1903 年生于日本一个渔村。成年后,她嫁给继父书店的店员。丈夫无良,将她传染上淋病,离婚后,又把女儿带走。1930 年 3 月,万念俱灰的她选择自杀。 她的另一重身份是 20 世纪 20 年代日本童谣运动中的“巨星”。 “罕有”没能让她摆脱庸常的命运,却在有限的生命里,带给她超越庸常的欣喜。比如,1929 年,她在笔端温柔映照的《麻雀》里写道——“我有时候想:我要给麻雀喂好吃的,把它们养乖了,给它们取名字……”晶莹的文字背后,没人猜得出,这时,她生活困顿,婚姻出现危机。她的中文译本《向着明亮那方》,书名取自她的同名诗——“向着明亮那方,向着明亮那方;哪怕一片叶子,也要向着日光洒下的方向。灌木丛中的小草啊……”摸着诗句,我无法将向着明亮的诗人与绝望自杀的少妇相统一,能统一的只有后人的分析:童谣是她的小花园,她被丈夫退回来的灵魂可以永久居住的地方,她的小世界。 那么,没有童谣呢? 伊莲娜·内米诺夫斯基与金子美铃同龄。她 26 岁时,在法国用法文写作成名。此后,十年文学路,坦荡无阻,直至二战爆发。因为是犹太裔,法国政府拒绝她加入法国国籍,剥夺她出版作品、工作的权利。她不得不戴着代表其身份的黄色星形标志躲在小乡村。 面对浩劫,她以贝多芬《第五交响曲》为摹本,构思出一部史诗型的作品《法兰西组曲》。她的时间只够完成其中两部——《六月风暴》和《柔板》。30 年后,她的女儿整理其手稿时发现,写至《柔板》,因为纸张不够,窘迫的她只能用小字在笔记本上密密麻麻挤着写。 “我的周围是松树,我坐在我的蓝色粗羊毛衫上,在一片腐烂的枯叶的海洋中央,前一夜的暴风雨浸湿了叶子,我双腿盘坐,好像坐在救生筏上。”她在拉麦森林里写作时这样写道。两天后,她被送进奥斯威辛集中营,一个月后行刑。 我不知道,是她的勇气促成《法兰西组曲》,还是《法兰西组曲》赋予她勇气,行至生命最后仍保留尊严,使她异于那些仓皇应对变故的世人。 张瑞芬,比她们小一岁,广东恩平人。《航空女杰》中记录了她在中国航空史上创下的八个第一、六个唯一:第一个中国女特技飞行员、第一个滑翔降落的中国女子、取得三种飞行执照(私人、商业、国际)的唯一中国女子……1942 年,面对弥留之际的父亲的最后要求,她发誓再也不飞了。 我关注的是她停飞后的经历。她在机场附近开了一家花店,每隔一段时间,就带着女儿去看飞机。每次去机场,她总隔着铁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