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单元 基因的本质与表达第一讲DNA 是主要的遗传物质 [教材知识问题化梳理]一、肺炎双球菌转化实验1.体内转化实验——格里菲思[动漫演示更形象 见课件光盘](1)实验过程及结果:(2)结论:加热杀死的 S 型细菌中含有“转化因子”,将无毒的 R 型活菌转化为有毒的S 型细菌。2.体外转化实验——艾弗里(1)实验过程及结果:(2)结论:S 型细菌的 DNA 是使 R 型细菌发生转化并产生稳定遗传的物质。二、噬菌体侵染细菌实验[动漫演示更形象 见课件光盘]1.噬菌体结构2.实验过程及结果(1)标记噬菌体:(2)侵染细菌:[巧学助记] 巧记噬菌体增殖过程一吸(附)二注(入)三合成,组装、释放、再侵染。三、连线表示生物类型与遗传物质种类的关系[效果自评组合式设计]一、在小题集训中洞悉命题视角1.判断有关肺炎双球菌转化实验叙述的正误。(1)肺炎双球菌转化实验说明 DNA 是主要的遗传物质(2012·福建卷 T2D改编)(×)(2)格里菲思的体内转化实验证明了 DNA 是遗传物质(2012·南京模拟 T4A)(×)(3)艾弗里的体外转化实验采用了物质提纯、鉴定与细菌体外培养等技术(2012·大连模拟 T3B)(√)(4)肺炎双球菌转化实验最关键的设计思路是将 DNA 和蛋白质分开,分别观察其遗传作用(2009·广东高考 T9C改编)(√)2.判断有关噬菌体侵染细菌实验叙述的正误。(1)噬菌体侵染细菌实验比肺炎双球菌转化实验更具说服力(2012·江苏卷 T2B)(√)(2)分别用含有放射性同位素 35S 和放射性同位素 32P 的培养基培养噬菌体(2011·江苏卷 T12A)(×)(3)32P、35S 标记的噬菌体侵染实验分别说明 DNA 是遗传物质、蛋白质不是遗传物质(2011·江苏卷 T12D)(×)(4)噬菌体能利用宿主菌 DNA 为模板合成子代噬菌体的核酸(2012·重庆卷 T2B)(×)(5)用 35S 标记噬菌体的侵染实验中,沉淀物存在少量放射性可能是搅拌不充分所致(2011·江苏卷 T12D)(√)二、在回顾教材图表中强化学科能力据 T2噬菌体模式图回答下列问题:(1)在标记噬菌体时,为什么用 32P 标记 DNA,用 35S 标记蛋白质?能否用 14C、18O 等元素标记?答案:P 只存在于 DNA,S 只存在于蛋白质;因为 DNA 和蛋白质中都含有 C、H、O、N 等元素,故不能标记 C、O 等元素。(2)在实验中,分别用 35S 和 32P 标记的噬菌体侵染细菌,能否用同时被 35S 和 32P 标记的噬菌体侵染细菌?答案:不可以,因无法确定放射性是哪种物质。(3)怎样才能获得用 35S 和 32P 标记的噬菌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