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计题目经济常识 第五课 第二节 第一框题 《税收及其基本特征》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税收的基本含义,理解税收的基本特征以及税收基本特征之间的内在联系,懂得如何区分偷税、欠税、骗税、抗税等违法行为。并在分析过程中培养学生的辩证思维能力、自我探究能力和比较分析能力。(2)过程与方法:在“自主学习——合作探究”的学习过程中,注重加强对学生的学法指导,使学生在这一过程中逐步学会看书,学会提出问题、解决问题,体验学习的快乐,提高学习的效率,深刻理解税收知识,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3)情感、态度、价值观:通过教学情境的设立,增加师生情感交流,培养学生追求真理、热爱真理的思想感情。通过对违反税法案例的分析,使学生懂得依法纳税是公民的基本义务,自觉纳税是爱国行为,偷税、欠税、骗税、抗税是违法行为,增强依法诚信纳税的意识,进一步培养学生为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作出自己应有贡献的社会责任感。教学重点税 收 的 基 本 特 征教学难点如何认识违反税法的几种行为教学方法问 题 探 究 法教学手段多 媒 体 辅 助课 时40 分钟教学活动过程设计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导入新课:展示学生对税收知识了解程度的调查结果,由此引出本节课的学习内容。讲授新课:第二节 税收与纳税人一、 税收及其基本特征1.介绍“12366 纳税服务热线”统一标识2.初步形 成对这一节内容的框架、体系3.税收及其基本特征(1)税收的含义结合调查结果,令学生初步体会加强税收宣传的必要性。在分析标识含义的轻松、愉快的学习氛围中,令学生深思,既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又在师生交流中,使学生懂得相关税收的一些知识,再次体会依法纳税的必要性。由学生展示自己的预习成果,结合自己归纳的知识框架,对本框题的内容进行简要的分析、说明。目前,中学生对有关税收的知识所知甚少,激发学生学习税收与纳税人相关知识的紧迫感,又为本课难点问题的探讨埋下了伏笔。结合我国四月份的“税收宣传月”活动,使学生初步形成对税收的一些认识,拓宽学生视野,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通过自主探究学习,梳理本框题的知识体系,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而教师通过对学生预习的指导,更好地把握学情。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1税收是国家为实现其职能,凭借政治权力,依法无偿取得的财政收入的基本形式。税收主体——国家;目的——为实现国家职能;手段——凭借政治权力无偿取得;依据——税法;内容——国家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