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 高考历史大二轮专题 考前三个月 专题 12 社会主义建设在曲折中的探索 从新中国成立到改革开放前(1949~1976)学案 "【考点导图】一、过渡时期,社会主义制度建立(1949~1956 年)(一)政治建设和对外关系1.新中国成立1949 年 10 月 1 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开创了中国历史的新纪元。2.民主政治制度建设(1)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① 建立:1949 年,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的成功召开标志着新中国初步建立了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② 发展:1956 年,中国共产党提出与各民主党派实行“长期共存,互相监督”的方针。(2)人民代表大会制度① 建立:1954 年,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正式以国家根本大法的形式确立了人民代表大会制度。② 地位:中国的根本政治制度,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是国家最高权力机关。(3)民族区域自治制度① 建立:1949 年共同纲领规定在各少数民族聚居的地区,实行民族区域自治。② 完善:1954 年宪法明确规定了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是我国的一项基本政治制度。3.法制建设1954 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颁布,宪法体现了人民民主原则和社会主义原则,以国家根本大法的形式确定了人民代表大会制度。4.新中国成立初期的外交(1)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方针:新中国建立后提出了“另起炉灶”“打扫干净屋子再请客”“一边倒”等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方针。(2)中苏建交:1949 年,中苏建交;第二年初签订了《中苏友好同盟互助条约》。(3)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提出:1953 年,周恩来提出了“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是新中国外交政策成熟的标志。(4)参加日内瓦会议:1954 年,新中国以世界五大国之一的身份参加日内瓦会议。(5)万隆会议:1955 年,参加亚非万隆会议,周恩来提出了“求同存异”的方针,促进了会议的圆满成功。(二)社会主义建设的起步(1953~1956 年)1.1952 年,国民经济形势基本好转。2.工业化建设:1957 年,初步建立了独立的工业体系,为社会主义工业化奠定了初步基础。3.社会主义改造:从 1953 年起,国家进行三大改造。到 1956 年底,基本上完成了三大改造,社会主义计划经济在我国基本建立起来。(三)思想的发展与教育的奠基1.毛泽东思想的发展(1)《论人民民主专政》:1949 年,毛泽东发表《论人民民主专政》,丰富并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的国家学说,为即将成立的新中国作了政治理论准备。(2)《论十大关系》和《关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