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上最难就业年偏遇“涨租潮”【背景材料】2013 年全国有近 700 万高校毕业生就业,被称为“史上最难就业年”。时至毕业季,是否催生庞大的毕业生租房市场?临近 7 月的毕业时段,大学毕业生对中低租价物业需求逐步增大,由于初入社会的收入水平不高,绝大多数毕业生只能接受月支出额在 600~1000 元的物业,但市面上能被毕业生接受的房源,几乎是面积在 40 平方米以下的单间或小一房。如果想住得相对舒适一些则要采取合租的形式,但同时会产生安全性问题。今年若毕业生要承租同样面积、相同地段的房子,房租至少要比去年多支付 100~150 元。另据中国房地产指数系统百城价格指数统计显示,“新国五条”出台满百日,2013 年5 月,全国 100 个城市中(新建)住宅平均价格上涨的占 77 个,这已经是自 2012 年 6 月以来连续第 12 个月环比上涨,由此也带动了租房市场的水涨船高。虽然房地产市场调控的初衷是抑制不合理的需求释放,但是政府直接通过审批的方式限制价格的做法,在控制价格上涨的同时也加剧了供不应求的局势。【理论分析】1. 货币的职能。货币的基本职能是价值尺度和流通手段。临近 7 月的毕业时段,大学毕业生对中低租价物业需求逐步增大,由于初入社会的收入水平不高,绝大多数毕业生只能接受月支出额在 600~1000 元的物业。今年若毕业生要承租同样面积、相同地段的房子 ,房租至少要比去年多支付 100~150 元。在这里租价是货币在执行价值尺度的职能。2.供求影响价格。从总量上看,租房的供给量在增加,但是比不上市场需求量的增加。市场需求旺盛,需求量不断加大,但供给量增长幅度较小,因此,需求的增速超过供给的速度,导致租房整体呈持续上涨趋势。3. 价格变动的影响。价格变动影响人们生活。房租价格上升,居民承受力降低,居民租房减少;房租价格下降,居民承受力提高,居民租房增加。由于房租价格升高,如果想住得相对舒适一些,则要采取合租的形式。“新国五条”的出台,使(新建)住宅平均价格上涨,由此也带动了租房市场的水涨船高。4. 收入是消费的基础和前提。目前,我国大学毕业生初入社会的收入水平偏低,消费能力不足,应以大力发展中小微型企业为抓手,鼓励大学毕业生创业,扩大其就业,把高校毕业生就业摆在就业工作的首位,这是促进消费需求的基本政策。由于初入社会的收入水平不高,绝大多数毕业生只能接受月支出额在 600~1000 元的物业。这体现了收入是消费的基础和前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