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 年高考必考时政热点:2014 年政府工作报告 一、【背景材料】 2014 年 3 月 5 日上午,第十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二次会议在人民大会堂开幕。近3000 名全国人大代表肩负人民重托,履行宪法和法律赋予的神圣职责。根据会议议程,国务院总理李克强代表国务院向大会作政府工作报告。他指出,2014 年政府工作的总体要求是: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贯彻落实习近平同志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把改革创新贯穿于经济社会发展各个领域各个环节,保持宏观经济政策连续性稳定性,增强调控的前瞻性针对性,全面深化改革,不断扩大开放,实施创新驱动,坚持走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道路,加快转方式调结构促升级,加强基本公共服务体系建设,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切实提高发展质量和效益,大力推进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实现经济持续健康发展和社会和谐稳定。 二、【知识链接】 1.市场调节与宏观调控。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需要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但是市场自身存在的弱点和缺陷又需要加强国家的宏观调控。因此,报告强调,2014年要坚持宏观经济政策连续性稳定性,增强调控的前瞻性针对性,提高针对性和协调性,适时适度进行预调和微调,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 2.财政的巨大作用。报告强调,推进税收制度改革,把“营改增”试点扩大到铁路运输、邮政服务、电信等行业,清费立税,推动消费税、资源税改革,做好房地产税、环境保护税立法相关工作。进一步扩展小微企业税收优惠范围,减轻企业负担。这充分体现了国家财政是促进社会公平、改善人民生活的物质保障,也体现了国家财政具有促进资源合理配置的作用。 3.消费对生产具有反作用,消费拉动经济增长,促进生产发展。报告强调,把消费作为扩大内需的主要着力点。通过增加居民收入提高消费能力,完善消费政策,培育消费热点。要扩大服务消费,支持社会力量兴办各类服务机构,重点发展养老、健康、旅游、文化等服务,落实带薪休假制度。 4.科学发展观的核心是以人为本。报告强调,完善政绩考核评价体系,切实把各方面积极性引导到加快转方式调结构、实现科学发展上来,不断增加就业和居民收入,不断改善生态环境,使经济社会发展更有效率、更加公平、更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