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4 研究平抛运动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 (1)了解获取平抛运动轨迹的常见方法 (2)掌握判断是否为平抛运动轨迹的方法(坐标验证法) (3)会根据平抛轨迹计算初速度 (4)平抛运动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 2.过程与方法 强化从函数与曲线角度研究运动的方法 3.态度、情感、价值观 培养学生严谨的研究态度教学重点 (1)判断是否为平抛运动轨迹的方法(坐标验证法)(2)会根据平抛轨迹计算初速度 (3)平抛运动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教学难点 根据不完整的平抛轨迹求初速度教学方法 演示实验法、分组讨论法、归纳与分析教学过程教学引入:直接引入教学目标-----描绘平抛运动的轨迹,根据轨迹分析问题新课教学: 一.平抛运动轨迹的获取方法 1. 平抛小球,描点连线 2. 用用细水柱演示 3. 摄影摄像法 课堂采用第二种方法,在黑板上师生合作描下平抛运动的轨迹,供下一步使用。 二.判断平抛运动的轨迹是不是抛物线 1.方法:水平等间距取几点,量取纵坐标,验证每个点的横纵坐标是否符合。如果符用心 爱心 专心合,说明得到的轨迹确为抛物线。(图见课本 P11) 2.思考:如果不是水平等间距取点,能否验证?(能,由第一组数据算出中的 a 值,再将其它组数据代入验证) 可否在取等间距点的情况下,只研究纵坐标之间关系而确认抛物线?怎么确认? (验证各点的纵坐标之比是否为 1:4:9:…….)【例题 1】课本“问题讨论”第 1 题 解:竖直方向为自由落体运动,故将木板分别位于距离飞出点下方 h、4h、9h 处,使小球每一次从同一高度滚下,记下每次小球的落点。如果这些落点在水平方向是等间距分布,说明平抛运动的水平分运动为匀速运动。【例题 2】课本“问题讨论”第 2 题 解:使得桌子与墙的距离分别为想 x、2x、3x,记录落点,如果这些落点的纵坐标之比为 1:4:9。也能说明水平方向为匀速运动。【例题 3】某次记录平抛运动的轨迹时,只记录了部分轨迹,尤其起点位置未记录,但是记录了水平方向。如何通过测量和计算,得到平抛运动的初速度? 解:在轨迹上取水平等间距(间距为 x)的三点 A、B、C,测出 AB和 BC 之间的竖直距离 y1和 y2,由算出,则平抛运动初速度为。用心 爱心 专心x【例题 4】一小球以初速度 v0水平抛出,落地时速度为 vt,阻力不计,求:(1)小球在空中飞行的时间; (2)抛出点离地面的高度;(3)水平射程; (4)小球的位移。解析:本例题全面地反映了平抛物体的运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