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小米粒文库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23 俄国十月社会主义革命

23  俄国十月社会主义革命_第1页
1/6
23  俄国十月社会主义革命_第2页
2/6
23  俄国十月社会主义革命_第3页
3/6
江苏省阜宁中学 2010 届历史一轮复习教学案必修一·专题八:解放人类的阳光大道考点三:俄国十月社会主义革命【内容标准】概述俄国十月革命胜利的史实,认识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建立的历史意义。【教学要求】1. 概述俄国十月革命胜利的主要史实。2. 认识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建立的历史意义。【考试说明】1、二月革命2、《四月提纲》3、彼得格勒武装起义4、十月革命胜利的意义【考点解读】1、二月革命1917 年 3 月 8 日(俄历 2 月 23 日)俄国爆发二月革命,推翻了沙皇专制政体,结束了罗曼诺夫王朝的统治,性质上属于资产阶级民主革命范畴。二月革命胜利后,形成了两个政权并存的特殊局面。一个是占主要导地位的、掌握全部政权机关实行资产阶级专政的临时政府;另一个是监督性的、直接依靠武装的工人和士兵、体现工农革命民主专政的工兵代表苏维埃。但这种情况并不能维持长久,它只是特殊历史条件下的过渡现象。2、《四月提纲》1917 年 4 月,长期流亡国外的布尔什维克领袖列宁回到俄国。在布尔什维克会议上,列宁发表了演说,这一演说后来被称为《四月提纲》。它全面分析了俄国革命的特点、前途等重大问题。列宁认为,当前形势的特点和无产阶级革命的任务是:从革命的第一阶段过渡到革命的第二阶段。第一阶段由于无产阶级的觉悟和组织程度不够,政权落到资产阶级手中;第二阶段则应当使政权转到无产阶级和贫苦农民手中。因此,列宁提出了“全部政权归苏维埃”的口号。在报告中列宁还指出:新建的国家应是苏维埃共和国,而不是议会制共和国。要做到这点,必须推翻资产阶级临时政府。《四月提纲》为布尔什维克党规定了从资产阶级民主革命过渡到社会主义革命的路线,指明了革命发展的前途。3、彼得格勒武装起义十月革命条件 客观条件:(1)物质基础:俄国是一个帝国主义国家,资本主义有一定的展。(2)薄弱环节:俄国资本主义发展不充分,保留大量封建残余,阻碍社会进步,在西方列强中处于落后地位,是帝国主义链条上最薄弱环节。(3)有利时机:俄国各种矛盾错综复杂,国内矛盾尖锐。一战激化了各种社会矛盾,为革命创造了机会。主观条件:(1)阶级基础:俄国无产阶级不断发展壮大,工人运动日益高涨。(2)理论基础:列宁主义形成。(3)组织基础:有成熟的无产阶级革命政党(布尔什维克党)制订正确的革命策略。(4)群众基础:稳固的工农联盟。十月革命的经过:1917 年 11 月 6 日,彼得格勒武装起义开始;...

1、当您付费下载文档后,您只拥有了使用权限,并不意味着购买了版权,文档只能用于自身使用,不得用于其他商业用途(如 [转卖]进行直接盈利或[编辑后售卖]进行间接盈利)。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
3、如文档内容存在违规,或者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等,请点击“违规举报”。

碎片内容

23 俄国十月社会主义革命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确认删除?
VIP
微信客服
  • 扫码咨询
会员Q群
  • 会员专属群点击这里加入QQ群
客服邮箱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