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 堂 教 学 案 教 材 第 3 课 ( 章 ) 、 第 1 节 ( 单 元 ) 第 1 课 时 , 2007 年 10 月 30 日 课 题§3.2 弹力(1)教学模式自主练习→小组讨论→讲练结合教学目标(认识技能情感)1.知识与技能:①弹性形变和弹力的概念;②几种弹力;③胡克定律。2.过程与方法:弹力的方向的归纳(通过几个具体的实例)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弹力的大小与弹性形变量的大小关系一般情况下很复杂,研究最简单的情况-弹簧的弹力与弹簧的伸长量之间的关系,由学生探索得出胡克定律。教学重难 点弹力是接触力,弹力的作用效果往往是不明显的,所以,对微小的弹性形变进行放大是本节课突破难点的重要手段;对弹力的方向的教学不能直接给出,而应从几个具体的实例出发由学生归纳总结;胡克定律的得出先由教师演示,学生猜想,再由学生实验探索得出。教 具讲义板书设计3.2 弹力(1)一、基础知识复习1、基本概念2、公式二、方法与规律应用1、基本概念应用2、三、巩固练习教 学环 节学生学习活动的过程与内容(按环节设计自学、讨论、实践、探索、训练等内容)教师导向激励示范等内容(精讲、启发、联系渗透等)一.弹力和摩擦力是接触力物体与物体之间只有通过直接接触才可能发生的相互作用力称为接触力,按性质分,接触力有弹力和摩擦力两种。而万有引力、电磁力等都是非接触力。二.弹性形变与弹力1.形变:物体在力的作用下形状或体积发生改变,叫做形变。2.弹性形变:有些物体在形变后能恢复原状,这种形变叫弹性形变。训练 1、关于弹性形变的概念,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物体形状的改变叫弹性形变B、 一根铁丝用力折弯后的形变就是弹性形变C、 物体在外力作用后能够恢复原状的形变叫弹性形变D、 物体在外力作用后的形变叫弹性形变3.弹力:发生弹性形变的物体由于要恢复原状,对与它接触的物体产生力作用,这种力叫做弹力。用心 爱心 专心4.弹力产生的条件:①相互接触;②相互挤压而产生形变。5.弹性限度:能够恢复原状的最大形变量叫做弹性限度。超过这个限度,撤去作用力后,物体就不能恢复原状。6.几个微小弹性形变放大实验的观察:有机玻璃的微小形变;桌面的微小形变训练 2.关于弹力产生的条件,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直接接触的物体间一定会产生弹力 B 不直接接触的物体间一定不会产生弹力C 只有发生弹性形变的物体间才会产生弹力D.发生弹性形变的物体间一定会产生弹力训练 3.如图所示,蓝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