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直线的位置关系(3)一.课题:两直线的位置关系(3)二.教学目标:1.理解并会准确地表述两条直线的夹角和直线到的角的概念,知道它们的联系和区别;2. 掌握两条直线夹角和直线到的角的计算公式及推导,并会进行应用;3.培养学生周密分析,严格论证的能力,进一步体会解几的基本思想和方法。三.教学重点:两条直线的夹角及两条直线的夹角公式。四.教学难点:区别“到角”和“夹角”的概念。五.教学过程:(一)复习:1.两条直线平行和垂直的充要条件是什么?2.两条直线在什么条件下相交?(二)新课讲解:问题引入:如图,直线和相交构成几个角,它们有什么关系?1.直线到直线的角定义:把直线按逆时针方向旋转到与重合时所转的角,叫做到的角。(图中的)说明:(1)范围:;(2)是直线到的角,且+=.2.两直线的夹角由上面的定义可知,当和不相等时必有一个是锐角,一个是钝角。定义:当直线和相交但不垂直时,我们把其中的锐角叫做两条直线的夹角,记为,当时,直线和的夹角是.夹角的范围:.3.到角公式和夹角公式及其推导设直线和的斜率分别是、,直线到的角为 ,直线和的方程分别是:,:,121l2l(1)若,即=时, =;(2)当时,设、的倾斜角分别是、,则, (让学生思考以后,画图,注意两种情况)由图可知:,或∴或],而,∴.结论:(1)到角公式:;(2)夹角公式:=.说明:公式的适用范围是两直线都有斜率,并且不垂直,对于两直线中有一条的斜率不存在时,用数形结合求解。(三)例题分析:例 1.求直线:,:的夹角(用反三角函数表示)。解:∵,,∴,∴.例 2.已知直线:,直线:(,,),直线到的角为 ,求证:.证明:设两条直线的斜率分别为、,则,,∴.例 3.求直线与直线的夹角。(解法:数形结合,答案:).例 4.等腰三角形一腰所在的直线的方程为,底边所在的直线的方程为,点在另一腰上,求这条腰所在直线的方程。解:设的斜率分别为,到的角为,到的角为,则,,,∵组成的三角形是等腰三角形,∴,∴,即,把代入,得,∵直线经过点,∴由点斜式方程得,即,这就是直线的方程。六.课堂练习:1.课本 P50 第 1(1)2(2)(3);2.补充:已知直线 过点,且与直线的夹角为,求直线 的方程。(答案:或).七.小结:1.直线到的角的概念、两直线夹角的概念及它们的区别;2.到角与夹角的计算公式及应用条件。八.作业:1.课本第 54 页第 8、9、10 题;2.数学之友 P45 B(1) C(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