减数分裂和有性生殖细胞的形成 5.1.2 减数分裂和有性生殖细胞膜的形成一、知识结构减数分裂的概念精子的形成过程卵细胞的形成过程受精作用的概念//过程减数分裂和受精作用的意义二、教学目标(一) 知识教学1.减数分裂的概念(D:应用)。2.精子和卵细胞的形成过程的知识(D:应用)。3.受精作用的概念、过程,以及减数分裂和受精作用的意义(C:理解)。(二)能力训练1.通过精子和卵细胞的形成过程,训练学生的识图表能力,培养一定的空间概念。2.观察有丝分裂和减数第二次分裂染色体的特点,培养学生的求同、求异思维。3.通过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的比较,训练学生归纳、总结、比较能力。三、重点、难点、疑点及解决方法1.教学重点及解决办法[教学重点](1)减数分裂的概念。(2)精子和卵细胞的形成。(3)受精作用的过程。[解决办法](1)讲清减数分裂的整个过程,弄清减数分裂中各个时期的特点及变化。(2)讲清减数分裂过程在图解上的特点及染色体,DNA 的规律性变化。(3)利用多媒体以动画形式表现减数分裂的全过程。2.难点及解决办法[教学难点]减数分裂过程中染色体,DNA 的数目变化。[解决方法]在弄清教材图中所画的染色体,DNA 数量及变化的基础上再总结减数分裂过程中它们的变化规律。3.疑点及解决办法[教学疑点]为什么说经过第一次分裂后,染色体数目就减少了一半 ? [解决方法]从减数第一次分裂过程看,染色体数目没增加,却平均地分配到两个细胞中。从教材中 P103 图上看,第一次分裂中,每个细胞有 8 条染色体,分裂完成时,每个细胞就只有 4 条染色体了。减半的原因是同源染色体的分开。四、课时安排2课时五、教学方法讲述法、谈话法启发。六、教具准备1.CAI 软件示精,卵细胞的形成过程。2.减数分裂过程中染色体数目变化情况表格,与有丝分裂比较表。七、学生活动1.回忆有丝分裂方式。2.阅读课本,理解、分析、判断。3.口头表述减数分裂的全过程。八、教学程序----------------------------------------------------------------------------第一课时[一]明确目标多媒体教学银幕上显示本堂课的教学目标。了解减数分裂的概念,通过精于的形成过程,掌握减数分裂过程及图解。[二]重点、难点的学习与目标完成过程引言:大家知道,生物体生长、发育、繁殖和遗传的基础是细胞增殖。提问:细胞增殖的方式有哪些?讲述:对,在前面我们曾经学习过有丝分裂和无丝分裂,今天我们学习第三种分裂方式--减数分裂。5.1.2 减数分裂和有性生殖细胞的形成提问:在讲述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