胚的发育胚后发育高等动物个体发育5.2.2 高等动物的个体发育一、知识结构胚胎发育和胚后发育的概念受精卵的结构:动物极和植物极胚的发育:受精卵→卵裂→囊胚→原肠胚→组织分化→器官形成→幼体羊膜的出现及其意义 爬行类等动物的胚后发育蛙等动物的胚后发育-----变态发育二、教学目标(一)知识教学1.高等动物胚胎发育大致过程(A:知道)。2.陆生脊椎动物羊膜出现的意义(A:知道)。3.高等动物胚后发育特点及变态发育的概念(A:知道)。(二)能力训练通过观察、讨论、讲解动物个体发育过程的挂图、图解、模型,培养学生观察能力和抽象的空间思维能力。动脑筋,发挥学生想像力去理解、想像动物个体发育的动态变化过程。三、教法与学法(一)学生学法学习中,一定要认真对照图解,理解掌握胚胎发育过程和各时期的特点,记住海星原肠胚的构造。注意理解爬行动物、鸟类、哺乳类在胚胎发育的早期产生羊膜卵的意义,并通过蛙的胚后发育理解变态发育的概念。(二)教师教法该内容教学中,一定要重视直观教学,用挂图、模型、多媒体动画,增加直观性。有条件的学校还可以将动物世界进行剪辑放映。教学中一定要讲清楚胚胎发育经历的几个阶段,各个阶段的特点,特别是原肠胚的特点,原肠胚的特点是“一孔二腔三胚层”,这样有利于学生记忆。通过羊膜卵讲清楚蛙在进化历程中的地位。四、重点、难点、疑点及解决办法1.重点(1)胚从卵裂、囊胚、原肠胚的发育过程。(2)羊膜出现意义。2.难点*原肠胚的形成过程。3.疑点*原肠胚中的中胚层形成。4.解决办法(1)教师用彩色橡皮泥演示原肠胚形成过程。(2)尽量使用挂图、模型、实物直观教具,帮助学生理解抽象蛙胚发育。(3)多媒体教学软件(有条件学校)。五、课时安排1课时六、教学用具个体发育挂图,模型,利用彩色橡皮泥(在课堂演示原肠胚形成过程)。课堂训练题。七、学生活动1.学生在教师指导下,认真阅读课文P114-115彩图,用比较观察法,归纳各发育时期不同的特点。2.学生积极思维,充分想像,踊跃发言,人人参与教学过程。3.认真思考完成课堂训练题。八、教学程序----------------------------------------------------------------------------(一)明确目标1.胚的发育,胚后发育概念。2.理解胚的形成过程,特别是原肠胚的形成和三个胚层出现。3.胚后发育为变态发育,环境对胚发育影响。(二)教学过程蛙卵是如何发育成成蛙?让学生熟悉课之后回答,教师归纳。我们今天将要学习到高等动物个体发育有关知识,它的发育可分为:胚胎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