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化学教学的几点体会在整个中学阶段的化学学习中,高一阶段的学习是非常重要的,它不仅起了承前启后的作用,而且由于高一化学的知识难度、思维跨度、是一名刚跨入高中大门学生不易登上的台阶,因而在高一化学的教学过程中,如何能够在贯彻大纲要求的基础上,充分的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培养学生多方面的能力,是一个非常值得探讨的问题。笔者有以下几点体会: 一、做好衔接 培养兴趣 高中化学的教学是在学生对化学已有了一定认识的基础上、实施的较高层次的基础教育。教材的第一节是在初中学习的四大基本反应和氧化还原反应基础上的完善和提高,第二节又将初中教材上的最后一章物质导电性的内容进一步充实和扩展,这就要求教师在讲课时注意先通过复习初中的知识,再循序渐进的导入高中的知识,通过第一章的学习把初高中的化学衔接工作做好。不能够一下子大跳跃,难度突然加深,对于高一的同学才刚刚起步,一味的高难度不仅违背教学规律,而且可能会使学生一开始就遭受“挫折”,不利于信心的树立。 除了知识的衔接外,“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只有学生对化学科学有着强烈的探索欲望和对化学知识及规律的求知欲以及将所知化学知识应用于日常生活造福人类的动机,才可能激发学习的潜能,才可能产生钻研的欲望。教师可以集色、态、味、光、声于一体的化学实验给学生强烈的视觉刺激来吸引学生的兴趣,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如钠与水反应、镁条燃烧、喷泉实验、爆炸实验、铝热反应、银镜实验等。另外,化学教师良好的教师形象;生动、准确的讲授;热情真诚的关心鼓励;幽默大方的举止等因素在培养化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和动机也起着不可忽视的情感作用。 二、夯实基础 掌握规律 由于初中的知识很零散,缺乏系统性,学生习惯记忆,缺乏对知识整理加工的能力,这就要求教师在讲课时注重对学生学习方法的培养,不能沿用初中死记硬背的模式。要教会学生如何学。 高一是高中三年化学的基础,其中物质的量是基石,它是联系宏观物质和微观粒子之间的纽带,由于概念抽象,公式较多,是个难点,在讲解的时候多利用一些比喻性的描述和直观的教具,尽量化抽象为形象;对一些容易混淆的概念,比如摩尔质量和相对分子质量或一摩尔物质的质量等,通过归纳列表的方式突出异同之处。加深记忆。再如阿伏加德罗定律的推论有很多,一一背诵太费事,而且不易记,实际只要记住n=m/M,pV=nRT这两个公式,其他的只要根据已知条件推导即可。在元素周期律的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