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小米粒文库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高考地理大一轮复习 第四章 地表形态的塑造 第15讲 岩石圈物质循环图和地质剖面图的判读突破训练-人教版高三地理试题VIP免费

高考地理大一轮复习 第四章 地表形态的塑造 第15讲 岩石圈物质循环图和地质剖面图的判读突破训练-人教版高三地理试题_第1页
1/3
高考地理大一轮复习 第四章 地表形态的塑造 第15讲 岩石圈物质循环图和地质剖面图的判读突破训练-人教版高三地理试题_第2页
2/3
高考地理大一轮复习 第四章 地表形态的塑造 第15讲 岩石圈物质循环图和地质剖面图的判读突破训练-人教版高三地理试题_第3页
3/3
第五章第15讲“”澳大利亚魔鬼大理岩保护区是世界著名的岩球地质公园,其实不是大理岩,而是花岗岩。图a“”为澳大利亚魔鬼大理岩石球景观图,图b为岩石圈物质循环示意图。读图完成1~2题。1.图a中的岩石类型属于图b中(B)A.甲B.乙C.丙D.丁2.形成该景观的地质作用是(A)A.①B.②C.③D.④解析第1题,据材料可知,图a中的岩石类型为花岗岩,其类型属于侵入型岩浆岩;图b中乙为侵入型岩浆岩,丁为喷出型岩浆岩,甲为沉积岩,丙为变质岩,故B项正确。第2题,该景观地表的岩石为花岗岩,其形成的地质作用为风化作用;图b中①表示的是风化作用;②表示的是变质作用;③表示的是固结成岩作用;④表示的是冷却凝结作用,故A项正确。下图为某地地质地貌示意图,图中丁处为流动沙丘。读图回答3~4题。3.图中甲、乙、丙三岩层形成的先后顺序为(C)A.甲、乙、丙B.甲、丙、乙C.乙、丙、甲D.乙、甲、丙4.图中发生过的地质作用不能确定的是(A)A.水平拉伸作用B.岩浆活动C.变质作用D.堆积作用解析第3题,一般情况下下部的岩层先形成,即乙岩层先形成,而后形成丙岩层,甲岩层为花岗岩,花岗岩是岩浆侵入乙、丙两岩层形成的。第4题,图中花岗岩从地壳深处向上侵入,说明有岩浆活动;因地壳的拉伸和挤压均可以形成断层,所以图中岩浆岩与石灰岩等的交界处受岩浆的高温作用及地壳内部的高压作用,形成大理岩(变质岩),说明有变质作用;沙丘是由风力堆积作用形成的;不能确定图中是否发生了水平拉伸作用。“”下图为某地形剖面图,图中①~⑧为岩层编号,其年代由老到新。据此完成5~6题。5.图中甲、乙两地有关地质地貌的叙述,正确的是(C)A.甲-背斜岩层受到水平挤压成山B.甲-向斜槽部岩层向下弯曲成谷C.乙-背斜顶部受张力被侵蚀成谷D.乙-向斜上覆岩层差别侵蚀成谷6“”.有人称丙处山峰为飞来峰,其岩石可能是(A)A.石灰岩砂岩B.花岗岩流纹岩C.大理岩石英岩D.安山岩玄武岩解析图中显示了岩层的新老关系和岩层运动的方向。第5题,首先根据图示岩层的新老关系来判断地质构造名称。甲处岩层中间新、两翼老,应为向斜,A项错误;向斜槽部因受挤压比较坚实,不容易被外力侵蚀而保留下来,成为山地,B项错误;乙处岩层中间老、两翼新,为背斜,故D项错误;背斜顶部因为受到张力的影响比较容易被外力侵蚀掉,成为谷地,故C项正确。第6题,图示地质构造剖面图中,岩层层次结构明显,虽然地壳水平运动产生了断裂带,但没有岩浆喷出,故没有岩浆岩,流纹岩、花岗岩、安山岩和玄武岩均属于岩浆岩,故B、D项错误;而石英岩是一种主要由石英组成的变质岩,大理岩也是变质岩,而此处没有发生变质作用的高温高压条件,也就不能形成变质岩,故C项“”错误。飞来峰是沉积作用形成的,故岩石是沉积岩,石灰岩、砂岩均属于沉积岩,故A项正确。7“”.下图示意某区域地质构造。读图,回答下列问题。(1)说出图示地质构造及判断理由。(2)描述图示地区各岩层的形成过程。解析第(1)题,参照图例,从同一岩层的连续状态即可观察得出图示地质构造为断层。第(2)题,沉积岩具有明显层理构造,按顺序从下向上沉积;b岩层没有层理构造特点,分布于断层顶部并且不呈喷出岩的火山锥形态,应为侵入岩。答案(1)断层。岩层在河流沿线附近发生断裂,并且产生错动位移。(2)岩层f、e、d、c按顺序沉积;在岩层c沉积后,岩浆沿断层侵入形成b岩层;最后岩层a沉积。

1、当您付费下载文档后,您只拥有了使用权限,并不意味着购买了版权,文档只能用于自身使用,不得用于其他商业用途(如 [转卖]进行直接盈利或[编辑后售卖]进行间接盈利)。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
3、如文档内容存在违规,或者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等,请点击“违规举报”。

碎片内容

高考地理大一轮复习 第四章 地表形态的塑造 第15讲 岩石圈物质循环图和地质剖面图的判读突破训练-人教版高三地理试题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确认删除?
VIP
微信客服
  • 扫码咨询
会员Q群
  • 会员专属群点击这里加入QQ群
客服邮箱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