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化学反应速率教案(教案撰写:孙衍华) 一、教学内容:第三章化学反应速率 二、教学目的: 1.掌握化学反应速率的表示方法 2.理解双分子反应碰撞理论与过渡态理论; 3.掌握浓度、温度对反应速率的影响及质量作用定律、速率方程等; 4.掌握阿仑尼乌斯公式及应用; 5.了解催化作用的原理。 三、教学重点:化学反应速率的表示方法,浓度、温度对反应速率的影响及质量作用定律、速率方程,阿仑尼乌斯公式及应用。 四、学习难点:速率方程表示方法,速率常数单位,阿仑尼乌斯公式及应用,温度对反应速率的影响,有关计算。 五、教学方法:重点讲解+课堂练习。 教学进程: 新课导入:化学热力学解决了化学反应的可能性及反应限度问题,反应速率的快慢和反应速率的规律,由本章解决。 第三章 化学反应速率 第一节 化学反应速率 一、化学反应速率的表示方法 平均速率 r :单位时间内反应物浓度 的减少或生成物浓度的增加来表示化学反应速率(定容反应)。常用单位mol·L-1·s-1或mol·L-1·min-1。。 例如任意化学反应 a A → b B 时间间隔Δt 内的平均速率可表示为 tcr∆)(∆A=(A),或 tcr∆)(∆)(B=B (3.1) 由于反应物浓度随反应的进行逐渐减小,所以Δc(A)通常为负值,选用反应物表示反应速率时tc∆)A(∆前应加“-”号,使 r 为正值。 瞬时速率:当Δt 趋于 0 时平均速率的极限值。 rrt0�¨=∆lim Δc=c2-c1 Δt=c2-c1 1例如 2HI H2 + I2r(HI) = tcdHId�|)( r(H2)=tcdHd)(2 r(I2)=tcdId)(2 由此可见,无论是平均速率还是瞬时速率,用不同物质表示的反应速率一般不同,用物质 B 的化学计量系数除tcdd,这样得到的反应速率就有惟一的值。例如反应 aA + bB = dD + eE tcetcdtcbtcard)E(d1d)D(d1d)B(d1�|d)A(d1�|==== (3.2) 瞬时速率通常用作图法求得:以浓度 c 为纵坐标,t 为横坐标作 c-t 曲线,曲线上某一点切线斜率的负值,就是该点对应于横坐标 t 时刻的瞬时速率。例如 a A → 产物 反应物浓度随时间的变化如图 3.1 所示(最后一页), 欲求出 t 时刻的速率, 可在曲线上找出对应的点 图 3.1 反应物浓度随时间的变化 p,过 P 点作切线,在切线上任取两点 a、b,过 a、b 两点分别作平行于纵坐标与横坐标轴的直线,相交于 c 点,构成一直角三角形 abc,则 t 时刻的速率即为: r =cbac)(a� |tca� |11=dAd 二、 基元反应与非基元反应 基元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