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5 讲 冷热不均引起大气运动考纲展示考点扫描切脉高考大气的受热过程。本讲最近几年考查的考点和考题如下:本讲常考查的形式如下:1.大气的受热过程,如 2013 年北京文综卷第 5题,2013 年安徽文综卷第 28 题,2013 年浙江文综卷第 1 题,2010 年江苏地理卷第 23 题,2010年山东卷第 3 题等。1.结合大气受热过程示意图,考查大气变化对各环节的影响,结合具体的生产生活实际,考查大气逆辐射的保温原理等。2.热力环流原理及应用,如 2013 年浙江文综卷第 7 题,2013 年山东文综卷第 5 题,2011 年全国文综卷第 9~10 题,2010 年全国文综卷Ⅰ第 7~8 题等。2.结合大气气温变化剖面图,考查热力环流、逆温现象及其稳定程度,热岛效应等。3.等压线与风,如 2013 年全国课标卷Ⅰ第 9题,2013 年天津文综卷第 10 题,2011 年福建文综卷第 10~12 题,2011 年江苏地理卷第 5 题等。3.结合等压线分布示意图,考查某地风向、风力状况。一、大气的受热过程1.两个来源(1)大气最重要的能量来源:A 太阳辐射。(2)近地面大气热量的主要、直接来源:B 地面辐射。2.两大过程(1)地面增温:大部分太阳辐射透过大气射到地面,使地面增温。(2)大气增温:地面以长波辐射的形式向大气传递热量。3.两大作用(1)削弱作用:大气层中水汽、云层、尘埃等对太阳辐射的吸收和散射作用。(2)保温作用:C 大气逆辐射对近地面大气热量的补偿作用。[点睛] 大气逆辐射最强时为大气温度最高时,即午后两小时左右,并不是在夜晚。二、热力环流1.形成原因:高低纬度间的热量差异。2.形成过程:地面间冷热不均→空气的上升或下沉→同一水平面上的气压差异→大气中的水平运动。具体如下图所示:三、大气的水平运动1.形成的直接原因:水平气压梯度力。2.风的受力状况与风向类型高空风近地面风1图示(北半球)受力F1(水平气压梯度力)和 F2(地转偏向力)共同影响F1(水平气压梯度力)、F2(地转偏向力)和 F3(摩擦力)共同影响风向与等压线平行与等压线成一夹角[点睛] (1)近地面摩擦力越大,风向与等压线之间的夹角愈大;反之,则夹角愈小。(2)风向与半球位置及气压分布有密切关系。无论高空还是近地面,风的来向为高压一侧的方向;风向向右偏的处于北半球,向左偏的处于南半球。 大气的受热过程1.大气受热过程的三个环节理解大气的受热过程,需要把握图中的三个关键环节:受热过程具体说明地理意义环节 1:“太阳暖大地”绝大部分太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