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2 讲 地球的宇宙环境、圈层结构和太阳对地球的影响考纲展示考点扫描切脉高考1.地球所处的宇宙环境。2.地球是太阳系中一颗既普通又特殊的行星。3.太阳对地球的影响。4.地球的圈层结构及各圈层的主要特点。本讲近几年考查的知识点和考题如下:1.太阳辐射对地球的影响。2011 年海南地理卷第 14~15 题,2013 年江苏地理卷第 27 题(1)~(2)问。2.太阳活动对地球的影响。2012 年广东文综卷第 1 题,2012 年江苏地理卷第 4 题。3.地球的圈层结构。2011 年全国文综卷第 1 题,2010 年江苏地理卷第2 题。4.航天基地的区位选择。2010 年浙江文综卷第 36 题(1)问。本讲常考查的形式如下:1.常结合太阳辐射等值线图或新概念等值线图,考查不同区域太阳辐射量的分布及其影响因素,考查比较间接。2.结合日常生活中的现象,考查太阳活动对地球的影响。要从其发生的层次、变化情况等对比分析,明确他们之间的联系和区别。3.结合突发地质灾害及其景观图,考查地球内部圈层和外部圈层。4.结合区域图及航天事件,考查航天基地选择的纬度、天气、运输、人口等条件。一、地球所处的宇宙环境1.宇宙的物质组成宇宙由恒星、星云、行星、卫星、流星体、彗星等天体组成。2.天体系统的层次总星系二、太阳系中一颗既普通又特殊的行星1.普通性(1)八颗行星(2)普通性【巧记】 图示法记忆八大行星的特征2.特殊性——存在生命(1)外部条件(2)自身条件三、太阳对地球的影响1.太阳辐射的影响1(1)太阳能量来源:太阳内部的核聚变反应。(2)对地球的影响① 能量来源② 动力来源:促进地球上水、大气运动和生物活动的主要动力。2.太阳活动的影响(1)太阳大气层及主要太阳活动(2)主要影响① 扰动地球上空的电离层,影响无线电短波通信。② 扰乱地球磁场,产生“磁暴”现象。③ 高能带电粒子流冲进两极地区的高空大气,产生“极光”现象。④ 许多自然灾害的发生也与太阳活动有关,如地震、水旱灾害等。四、地球的内部圈层1.A、B 两类地震波的区别代码类型传播速度能通过的介质A横波较慢固体B纵波较快固体、液体和气体2.两个不连续界面(1)C 界面——莫霍界面,两类地震波传播速度都明显增加。(2)D 界面——古登堡界面,A 地震波完全消失,B 地震波传播速度突然下降。3.三个圈层圈层位置圈层名称C 以上部分地壳C、D 之间部分地幔D 以内部分(E 和 F)地核4.岩石圈由两部分构成:地壳和上地幔顶部。[点睛] 地壳厚度不均,陆地地壳厚,海洋地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