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城市与城市化第三节、城市化 第 2 课时、城市化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一、教材分析(一)教材的地位与作用本节是对前面所学知识的理解和应用。在教材中完整地反映了地理学科的综合性。本节课的所有内容都与生活密切联系,体现了新课程的理念。环境与人类密切相关,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增强关心和爱护环境的社会责任感。(二)教材内容分析本节教材包括三个方面的内容:①城市化过程对地理环境的影响;②城市环境问题;包括各种各样的环境污染和破坏;③我国城市发展的趋势。二、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通过实地调查、查阅资料和问卷调查等方法1.了解城市化过程对自然地理环境及人文地理环境的影响。掌握城市环境问题。2.了解我国城市发展趋势,明确我国今后城市发展方向。(二)、过程与方法通过对城市化过程对地理环境产生的影响及其解决途径的探究、体验、收集、处理信息,分析常州地区城市化过程对地理环境的影响,探究其解决城市化问题的途径。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① 通过小组合作探究活动,认识人类与环境协调发展的辨证关系,树立正确的人地观。在调查研究过程中,激发探究地理问题的兴趣和动机,关注家乡城市化的发展,培养学生热爱家乡建设家乡的热情。② 分析当前城市化一些不良倾向,树立正确的城市发展观三、教学重点1.城市化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2.城市环境问题。四、教学难点:分析城市化过程对地理环境的影响。五、学生分析1、思维特征: 高中是学生的创新思维发展的关键时期。已经对新的学习方式有所适应,具备了一定的地理自主学习和探究能力。在老师的引导下,可以适当完成资料收集和自主合作学习的任务。2、知识背景: 在学习了城市空间结构和城市化过程与特点的基础上,能理解城市化过程给人们带来的变化和影响,具备一定的人文地理的知识技能与人文素养。3、生活经验:随着常州市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大部分学生对生活的周围环境有深刻的亲身感受,能较好地把地理基本理论和原理与生活实际结合起来六、教法与学法1、教法:(1)指导自主合作学习法:让学生主动参与到教学活动中,课前布置学生开展调查,调查常州在城市化过程中对地理环境影响的调查研究,培养学生地理素养思维能力和进行情感价值观的教育。(2)多媒体呈现与分组合作探究式教学相结合。12、学法:(1)创设问题情境,引导学生通过实地调查发现问题、探究问题、解决问题。(2)让学生学会观察,将生活体验与地理基本原理和理论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