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地理必背知识点:光照和热量的区别与联系2013 年高考在即,小编整理了光照和热量的区别与联系供大家学习参考。一、太阳光照的多少取决于日照时数的多少,而影响日照时数的因素主要有四点: 1、日照时数与昼夜长短有关 以北半球夏半年为例,北半球维度越高的地方白昼越长,日照时数就越多。 2、日照时数与天气有关晴天,大气忠水汽少、云量少,对太阳辐射反射少,到达地面的光照多,故各种沙漠性气候及大陆内部的干旱半干旱地区都有很好的光照条件。我国东部湿润和半湿润地区,由于云雨多,光照较差。而我国的四川盆地,由于四周山岭阻隔,江面和地面蒸发的大量水汽不易扩散,早晚气温较低时,水汽易凝结成雾,所以冬春两季常常笼罩在迷雾之中,阳光照射时间短,因而成为我国年太阳辐射最少的地方,故有“蜀犬吠日”之说。 3、日照时数与大气污染有关 污染严重的地区空气中杂质多,对太阳辐射削弱打,地面光照差。 4、日照时数与海拔高度有关 海拔高,空气稀薄,尘埃少,大气的透明度就好,对太阳辐射削弱作用小。因此,高原和山区的光照总比同纬度的平原好。如青藏高原是我国平均海拔最高的饿地区,也是我国年太阳辐射总量罪丰富的地方,因此,拉萨有“日光城”之称。 二、从热量角度来讲,衡量大气热状况的是气温,而影响气温的因素主要有三个方面: 1、太阳辐射是根本原因 地面接受太阳辐射量的多少取决于太阳高度角,由于地球是倾斜状态,即黄赤交角的存在,使得不同纬度太阳高度角不同,总之是低纬度大而高纬度小,所以全球气温分布规律是总赤道向两极递减。 2、下热面状况,包括海陆、地形地势、植被、水文、洋流由于海陆热力性质不同,导致同纬度地区夏季陆地气温高于海洋气温,而冬季相反。四川盆地虽然为全国太阳辐射最少,但因纬度低和盆地地形,夏季炎热;冬季由于受冬季风影响很小,而成为同纬度的温暖中心。在植被覆盖率高的地方,气温日较差于裸地;河湖水田周围也因为水的调节作用,气温日较差于内陆;而洋流的影响则是暖流增温,寒流降温。 3、大气本身条件,如大气组成,大气运动影响大气对太阳辐射削弱和保温作用的大小如在对流层,随着高温的上升气温递减,即与大气组成有关。青藏高原因为海拔高,空气稀薄,大气对太阳辐射吸收少而气温低;至于大气运动,任何地方受到冷气团影响就降温,受到暖气团影响就升温。 热量与光照虽有区别,但是也是有联系的。光照强的地方,气温会短时升高,因此大陆性气候在夏季时最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