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学案 42 区域地理特征分析方法[目标定位] 区域特征就是指某特定区域内各种自然地理要素(位置、地形、气候、水文、土壤、植被及自然资源等)和人文地理要素(经济、人口、城市等)综合作用形成的综合地理特征,既有对区域内地理事象的描述,也有对其成因的解释。应掌握区域特征的两种基本方法:综合分析法和比较法。一、区域特征从整体上认识和分析某地区的区域特征。区域特征是各种地理要素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相互联系形成的,需通过全面、系统的分析,从整体上来认识。在分析过程中要善于抓主导因素,例如气候酷寒是南极洲区域特征的主导因素,它直接影响到该地区的其他自然特征 (地势高、烈风、淡水资源和风能资源丰富等)和人文特征(无常住居民)。例 1 读图,回答下列问题。(1)描述图示地区主要地形区的分布状况。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简述黄河乌海至磴口段河流流向及水文特征。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指出河套平原的年降水量分布特征,并分析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河套平原素有“塞上米粮川”之称,是内蒙古自治区粮、油、糖生产基地。(4)指出该地发展农业生产的限制性自然因素,并说明进行改造的方式及可能引发的 问题。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近 10 年来,土默川平原实施退耕还草工程,使这一地区成为中国“乳都”呼和浩特的核心奶源基地。(5)分析产生这一转变的社会经济因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反思归纳】全面认识区域特征(1)清楚划分类型:明确该区域是按什么标准划分的,这是认识区域的第一步,起到定向的作用。(2)认识区位特征:利用经纬网、区域轮廓、区域内的重要地理事物等信息,确定区域的位置,及其与周围区域的联系。(3)了解区内整体性:即分析区域内各要素之间的联系,找出区内共同性。(4)分析区间差异性:即比较该区域与其他区域在自然环境、社会经济发展方面的不同,充分认识区域的“个性”。(5)明确边界形状:了解边界形状特征,利于迅速准确地判断区域。需要注意的是有些类型的区域只有大致的范围而无明确的界线,如语言区。二、区域地理特征对区域发展的影响例 2 下表是“我国两个不同地区的相关资料”,据表分析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