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小米粒文库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创新设计】2014届高三历史一轮复习 中国近现代社会生活的变迁学案 人民版

【创新设计】2014届高三历史一轮复习 中国近现代社会生活的变迁学案 人民版_第1页
1/16
【创新设计】2014届高三历史一轮复习 中国近现代社会生活的变迁学案 人民版_第2页
2/16
【创新设计】2014届高三历史一轮复习 中国近现代社会生活的变迁学案 人民版_第3页
3/16
第十二单元 中国近现代社会生活的变迁学案 23 中国近现代社会生活的变迁[课标要求] 1.了解近代以来人们物质生活和社会习俗变化的史实,探讨影响其变化的因素。2.了解中国近代以来交通、通讯工具的进步,认识其对人们社会生活的影响。3.以我国近现代报刊、影视和互联网的逐渐普及为例,说明大众传播媒体的发展给人们生活方式带来的巨大变化。一、物质生活与习俗的变迁(一)动荡中变化的近代社会生活1.近代物质生活的变迁(1)衣:城市百姓穿“洋布”、“洋装”,辛亥革命后,________装受欢迎。(2)食:在通商口岸和一些大城市里开始出现________,人们吃西餐、面包,喝咖啡。(3)住:一些官员和商人建起欧式洋房或中西合璧的豪宅。2.近代风俗习惯的变迁(1)戊戌变法时期,维新派主张“__________”、“__________”,改革婚姻制度。(2)辛亥革命前后,“____________”具有了反清革命的色彩。(3)民国时期,政府颁布剪辫易服和____________等法令。婚丧仪式由繁琐愚昧改为____________。3.农村的社会生活(1)农村处在落后、封闭的状态。(2)传统的风俗习惯在农村沿袭。(二)新中国社会生活新风尚1.新中国成立到改革开放前(1)农民分得土地,城市解决____________问题,人民生活逐步得到改善。(2)人们衣着朴素,食物比较简单,城市住房总体比较拥挤,许多生活必需品要凭________计划供应。2.改革开放以来(1)吃:1987 年基本上解决了温饱问题;政府倡导“____________”。(2)穿:着装从单一款式走向多样化,颜色从____________为主变为五彩缤纷。(3)住:1995 年,国家在城镇启动了“____________”,人均居住面积大大提高。(4)风俗习惯:休闲方式多样化,生活质量提高;注重______、讲究卫生、赈济灾区等社会风尚逐步形成。二、交通和通讯工具的进步(一)铁路与公路1.铁路交通(1)19 世纪 80 年代初,清政府修筑从唐山到________的铁路。(2)辛亥革命前夕,中国近代铁路网的基本格局奠定。 (3)20 世纪上半叶,中国铁路建设进展缓慢。(4)新中国成立后,先后建成______、兰新等铁路。(5)20 世纪 90 年代,国家加快铁路建设,到“九五”期末,中国铁路营运总里程已跃居亚洲第____位,世界第四位。(6)机车制造方面也有很大进展,1997 年以来全国铁路实现了几次大提速。2.公路交通(1)20 世纪初,汽车开始出现在______等大城市。(2)外国近代______技术传入中国,民国时期陆续修建了一些公路,但发展受到很大限制。(3)新中国成立以后,建起______制...

1、当您付费下载文档后,您只拥有了使用权限,并不意味着购买了版权,文档只能用于自身使用,不得用于其他商业用途(如 [转卖]进行直接盈利或[编辑后售卖]进行间接盈利)。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
3、如文档内容存在违规,或者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等,请点击“违规举报”。

碎片内容

【创新设计】2014届高三历史一轮复习 中国近现代社会生活的变迁学案 人民版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确认删除?
VIP
微信客服
  • 扫码咨询
会员Q群
  • 会员专属群点击这里加入QQ群
客服邮箱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