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1 节 荒漠化的防治——以我国西北地区为例学习目标1.了解我国西北地区的位置、范围以及干旱为主的自然特征的形成原因,从而理解导致西北地区荒漠化的自然因素、人为因素。2.了解西北地区荒漠化在不同时期的表现及成因。3.理解荒漠化防治的主要内容、原则、重点及综合治理措施。自主学习一、认识荒漠化1.含义:发生在干旱、半干旱地区及一些半湿润地区的一种土地退化现象。2.主要成因:荒漠化是气候变异等自然因素和人类过度的经济活动相互作用的产物。3.主要表现:耕地退化、草地退化、林地退化而引起的土地沙漠化、石质荒漠化和次生盐渍化。二、干旱为主的自然特征1.西北地区的东西差异2.西北地区生态环境的脆弱性3.导致荒漠化的主要自然因素:气候异常使脆弱的生态环境失衡。三、荒漠化的人为因素四、荒漠化防治的对策和措施1.荒漠化的危害:土地自然生产力日渐丧失,不仅影响西北地区经济和社会的持续发展,而且严重威胁到当地甚至其他地区人们的生存环境。2.荒漠化防治的内容(1)预防潜在荒漠化的威胁。(2)扭转正在发展中的荒漠化土地的退化。(3)恢复荒漠化土地的生产力。3.防治原则:坚持维护生态平衡与提高经济效益相结合,治山、治水、治碱(盐碱)、治沙相结合。4.防治措施(1)合理利用水资源。(2)利用生物措施和工程措施构筑防护体系。(3)调节农、林、牧用地之间的关系。(4)采取综合措施,多途径解决农牧区的能源问题。(5)控制人口增长。合作探究一 西北地区荒漠化的成因1.荒漠化形成的自然因素(1)干旱的气候(基本条件)(2)疏松的沙质沉积物(物质基础)由于气候干旱,植被稀少,土壤发育差,地表多疏松的沙质沉积物,为荒漠化的发生提供了物质来源。(3)大风日数多且集中(动力因素)接近亚洲高压中心,大风日数多,且集中在冬春干旱的季节,从而为风沙活动创造了有利条件。(4)气候异常(重要影响因素)多雨年有利于抑制风沙活动和荒漠化进程;持续干旱则加速荒漠化进程。2.荒漠化形成的人为因素人为原因大大加剧了荒漠化的发展,是导致荒漠化的主要原因。形成荒漠化的人为原因,一方面来自人口激增对生态环境的压力,另一方面则是由于人类活动不当,对土地资源、水资源的过度使用和不合理利用。具体如下表所示:人为因素所占比例主要分布地区主要危害过度樵采干 旱 区 的 能 源缺乏地区草场遭破坏过度放牧半干旱的草原牧区加速草场退化和沙化过度开垦干 旱 、 半 干 旱沙 质 土 壤 地区 , 特 别 是 沙区边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