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节 自然地理环境的差异性学习目标:1.掌握自然带的三种地带性规律:由赤道到两极的地域分异规律、从沿海向内陆的地域分异规律和山地的垂直地域分异规律。 2.了解世界某些区域因自然因素的变化而形成的非地带性规律。自主学习:一、陆地自然带1.成因2.特点:形成了具有一定宽度、呈带状分布的陆地自然带。二、陆地环境的地域分异规律分异规律形成基础影响因素典型地区图示由赤道到两极的地域分异(纬度地带性)热量太阳辐射低 纬 和 高 纬 地区 及 中 纬 度 一定范围内从沿海向内陆的地域分异(经度地带性)水分变化海陆分布中纬度地区山地的垂直地域分异(垂直地带性)水热状况海拔海 拔 较 高 的 低纬山地误区警示 一般情况下,由赤道到两极的地域分异规律以热量差异为基础,从沿海向内陆的地域分异规律以水分变化为基础。但切记不可绝对化,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如非洲热带雨林→热带草原→热带荒漠的变化属于由赤道到两极的地域分异规律,但是该变化主要是水分条件的变化导致的。合作探究:一、水平地域分异规律 1.自然带和气候类型的分布(以北半球为例) 特别提示 自然带的分布并不完全与气候类型相吻合,因为自然带是气候、地貌、水文、生物和土壤等多种要素共同作用形成的。 (1)相同的自然带对应的气候类型不尽相同,如温带落叶阔叶林带对应温带海洋性气候和温带季风气候。 (2)相同的气候类型对应的自然带不唯一,如温带大陆性气候对应的自然带主要为温带草原带、温带荒漠带。 (3)热带沙漠气候对应的自然带不是热带沙漠带,而是热带荒漠带。 2.水平地域分异规律地域分异规律由赤道到两极的地域分异(纬度地带性)从沿海向内陆的地域分异(经度地带性)定义自然带沿着纬度变化的方向作有规律的更替;或者说每个地带与纬线大体平行地伸展成条带状自然带沿着经度变化的方向作有规律的更替,并大致与经线平行地伸展成条带状影响因素主导因素热量(太阳辐射)水分(海陆位置)成因总结太阳辐射从赤道向两极递减,即以热量为基础水分条件沿经度变化的方向变化,即以水分为基础分布特征延伸方向纬线方向(东西方向)经线方向(南北方向)更替方向纬度变化方向(南北方向)经度变化方向(东西方向)典型地区低纬度和高纬度地区中纬度地区典型景观变化例证二.直地域分异规律 地表景观随高度发生有规律的更替,水热状况差异是基础,如下图所示: 1.然带从山麓到山顶的变化规律,类似于由赤道到两极的变化规律。 2.麓的自然带基本上与当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