备课资料一、研究自由落体运动的频闪照片课本 P37图 2—25 是自由落体(小球)的频闪照相的照片,闪光频率为 20 Hz.照片表明了自由落体运动是初速度为零的匀加速直线运动.关于这幅照片,应要求学生理解以下几点:1.这不是许多小球,而是表明一个自由下落的小球在经过相等的时间间隔(T= s)时的位置.2.读数时应使用闪光照片中的标尺而不是在照片上用毫米刻度尺来测量.3.从相等的时间间隔来看,小球下落的位移越来越大,表明小球的速度越来越大,即小球是做加速运动.4.照片上小球最初几个位置较密集时,可选择某一个间距较大的位置的作为位置 1 开始读数.小球的位置都取小球球心,读出相邻两位置间的距离 s1、s2、s3…,再算出相邻的相等时间内的距离之差:Δs1=s2-s1,Δs2=s3-s2,Δs3=s4-s3….学生通过定量计算:发现 Δs 基本相等.因此可证明自由落体运动是初速度为零的匀加速直线运动.5.根据 Δs=aT2得 a=就可以计算出自由落体运动的加速度(即重力加速度 g)的数值.二、竖直上抛运动1.定义:物体以初速度 v0竖直向上抛出,不计空气阻力,抛出后物体只受重力.2.性质:初速度为 v0,加速度为 a=-g 的匀变速直线运动.(通常取 v0(v0≠0)方向为正方向)3.基本规律:速度公式:vt=v0-gt位移公式:s=v0t-gt2速度、位移关系:vt2-v02=2gh4.基本特点:(1)上升到最高点的速度 vt=0,所用时间 t=v0/g.(2)上升过程和下落过程具有对称性.从抛出点上升到最高点所用的时间和从最高点落回抛出点所时间相等.因此从抛出到落回原抛出点的总时间为 2v0/g.(3)根据对称性,落回抛出点的速度与抛出时的速度大小相等,方向相反.(4)上升的最大高度 H=v02/2g5.处理方法A.分段法上升过程:v0≠0,a=-g,vt=0,物体做匀减速运动.下落过程:自由落体运动B.整体法全过程做初速度为 v0(v0≠0),加速度为-g 的匀变速直线运动.注意有关物理量的矢量性,习惯上取 v0方向为正方向.若 vt>0 时,物体正在上升;vt<0 时,物体正在下降;h 为正时,物体在抛出点的上方,h 为负时,物体在抛出点的下方.三、课外活动设计用滴水法测重力加速度实验原理是根据自由落体运动是初速度为零的匀变速直线运动,水滴下落的距离 H 跟运动时间 t 的平方成正比,即 h=gt2,变形得:g=因此只要测出水滴下落的距离和下落的时间,便可测得重力加速度.实验中的水滴下落时间较难测定,可用一盘子倒放在水槽中,由于盘子下面水槽间有一空腔,使得水滴滴在盘子上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