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解直角三角形[自我校对]①==② 已知两角和其中一边③c2=a2+b2-2abcos C④ 已知三边⑤S=acsin B 利用正、余弦定理解三角形解三角形就是已知三角形中的三个独立元素(至少一条边)求出其他元素的过程.三角形中的元素有基本元素(边和角)和非基本元素(中线、高、角平分线、外接圆半径和内切圆半径),解三角形通常是指求未知的元素,有时也求三角形的面积.解斜三角形共包括四种类型:(1)已知三角形的两角和一边(一般先用内角和求角或用1正弦定理求边);(2)已知两边及夹角(一般先用余弦定理求第三边);(3)已知三边(先用余弦定理求角);(4)已知两边和一边的对角(先用正弦定理求另一边的对角或先用余弦定理求第三边,注意讨论解的个数). △ABC 的内角 A,B,C 的对边分别为 a,b,c,asin A+csin C-asin C=bsin B.(1)求角 B 的大小;(2)若∠A=75°,b=2,求 a,c.【精彩点拨】 (1)用正弦定理将已知关系式变形为边之间的关系,然后利用余弦定理求解.(2)先求角 C,然后利用正弦定理求边 a,c.【规范解答】 (1)由正弦定理得 a2+c2-ac=b2.由余弦定理得 b2=a2+c2-2accos B.故 cos B=,因此∠B=45°.(2)sin A=sin(30°+45°)=sin 30°cos 45°+cos 30°sin 45°=.故 a=b×=1+.由已知得,∠C=180°-45°-75°=60°,c=b×=2×=.[再练一题]1.在△ABC 中,角 A,B,C 所对的边长分别为 a,b,c,设 a,b,c 满足条件 b2+c2-bc=a2和=+,求∠A 和 tan B 的值. 【解】 由余弦定理 cos A==,因此∠A=60°.在△ABC 中,∠C=180°-∠A-∠B=120°-∠B.由已知条件,应用正弦定理+=====+,从而 tan B=.正、余弦定理的综合应用正、余弦定理将三角形中的边和角关系进行了量化,为我们解三角形或求三角形的面积提供了依据,而三角形中的问题常与向量、函数、方程及平面几何相结合,通常可以利用正、余弦定理完成证明、求值等问题.(1)解三角形与向量的交汇问题,可以结合向量的平行、垂直、夹角、模等知识转化求解.(2)解三角形与其他知识的交汇问题,可以运用三角形的基础知识、正余弦定理、三角形面积公式与三角恒等变换,通过等价转化或构造方程及函数求解. 在△ABC 中,角 A,B,C 的对边分别为 a,b.c,4sin2-cos 2C=,a+b=5,c=.(1)求角 C 的大小;(2)求△ABC 的面积.【精彩点拨】 (1)先降幂,转化成 cos C 的方程,求出 cos C,进而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