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元整合现代中国的外交通史概览历史时段通史线索历史特征两极格局形成发展 时 期 ( 二 战后 ~ 20 世 纪 70年代)(1)二战后,西欧普遍衰落,美国和苏联成为主宰世界的两大主要力量,国家利益和意识形态的矛盾,导致美苏同盟关系破裂,出现了“冷战”局面(2)“杜鲁门主义”、“马歇尔计划”相继出笼,1949 年北约成立,1955 年华约成立,美苏两极格局形成并相互对峙(3)新中国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实行“一边倒”的外交方针,坚定地站在社会主义阵营一边(1)美苏两国为主导,世界一分为二(2)“冷战”与“热战”并存,世界不安宁世界多极化趋势出现和加快趋势(20 世纪 70 年代至今)(1)20 世纪六七十年代,随着力量对比的变化,欧共体、日本、第三世界、中国冲击了两极格局,多极化趋势出现(2)20 世纪八十年代末九十年代初,东欧剧变、苏联解体,两极格局瓦解,“冷战”结束,多极化趋势进一步加强(3)20 世纪 70 年代,中国打开外交僵局,新时期积极开展多边外交,致力于维护世界和平(1)多极化趋势出现并逐步加强;跨世纪的世界格局处于新旧交替时期(2)“一超多强”是当今世界格局的基本特点 。世界局势呈现缓和与动荡并存的局面,和平与发展成为时代的主流对外政策逐渐走向成熟并不断发展专题线索战后世界格局的演变(1)两极格局形成从战后雅尔塔体系确立到 20 世纪 50 年代中期两极格局形成,社会主义从一国发展到多国,世界政治由战后初期美苏合作转向资本主义阵营与社会主义阵营对峙、“北约”和“华约”两大军事集团全面对抗,世界形势由缓和转向“冷战”。(2)美苏争霸从 20 世纪 50 年代中期至 60 年代末期,世界政治在两极格局的大框架下,出现动荡、分化和改组。由于苏联推行霸权政策,社会主义阵营到 20 世纪 60 年代解体;帝国主义阵营也出现了分化。战后两大阵营的对峙局面为美苏两个超级大国的争霸所代替;第三世界崛起并作为一支独立的政治力量登上国际政治舞台。(3)走向多极化从 20 世纪 70 年代初到 80 年代中期,世界政治格局从两极向多极化发展,资本主义世界美、日、西欧三足鼎立的局面开始形成,美苏争霸激烈。(4)两极格局解体从 20 世纪 80 年代中期至 90 年代初,美苏矛盾缓和,东欧剧变,苏联解体,华约解散,雅尔塔体系和两极格局终结。(5)多极化趋势加强自 20 世纪 90 年代以来,世界政治格局向多极化发展的趋势不断加强。横向链接20 世纪以来,国际格局的变动及中...